作者:许贝医院实习生毕业于上海市健康医学院
普遍发病人群:30—60岁劳动人群
(一)基本知识
1.定义
腕管综合征又名腕管狭窄症,正中神经挤压征或腕管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为主的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
该病近几年才逐渐被较广泛的认识。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鼠标手”。
2.解剖
腕骨共有8块,均为短骨。
桡侧尺侧
近侧
手舟骨
月骨
三角骨
豌豆骨
远侧
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头状骨
钩骨
腕骨沟:由于腕管掌面窄,背面宽而形成的掌侧凹陷。
腕横韧带:是臂深筋膜特殊增厚的强韧纤维束。
起:舟状骨结节和大多角骨桡侧隆起
止:豌豆股和钩骨钩尺侧
腕管内包含:屈指浅肌4根肌腱
屈指深肌4根肌腱
拇长屈肌1根肌腱
正中神经
滑膜
(二)病理病因
1.外伤引起,如:腕部骨折,脱位,扭挫伤等。
2.慢性劳损:腕关节反复屈、伸。
3.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
4.腕管内各肌腱周围发生慢性炎症改变。
5.腕管内有脂肪瘤、腱鞘囊肿等软组织肿块,引起腕内容物增多,使腕管压力增加,正中神经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分期:
早
无正中神经病理形状改变。
中
正中神经出现外膜和束膜水肿,神经病变是可逆的,减压后可以恢复正常。
晚
正中神经的病理变化为:内膜水肿,神经内纤维化,部分脱髓鞘变和轴突退行性变,不可逆损害。
(三)临床表现
1.腕部、手掌桡侧3或4个手指桡侧麻木、疼痛、蚁走感,症状夜间或清晨明显,可放射到肘、肩部。活动及甩手后减轻。
2.上述区域感觉减轻或消失——以示、中指末节掌面为多。拇外展,屈曲和对掌肌力减弱。
3.严重者,可见鱼际肌萎缩,瘫痪。拇指、食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溃疡,成为不可逆的改变。
4.由于正中神经损伤,大鱼际萎缩无力,形似猿手。
5.屈腕试验(Phalen试验)和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均为阳性。
(四)特殊检查[1]
1.屈腕试验(Phalen试验)
患者:两腕关节屈曲90°,双手的手背互相紧靠。
检查者:请患者维持此姿势30~60s。
阳性结果:会再度引起患者麻木或刺痛的症状,典型的情形出现在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面的掌面。
2.反向Phalen试验
患者:两腕关节伸展90°或以上,双手的手掌互相紧靠在一起。
检查者:请患者维持此姿势30~60s。
阳性结果:会再度引起患者麻木或刺痛的症状,典型的情形出现在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绕侧面的掌面。
3.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
患者:前臂旋后。
检查者: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腕部近端的正中神经上方。
阳性结果:轻敲时会引起刺痛,暂时麻木,电击般的感觉,或剧痛从敲击部位向远端放射,典型的情形出现在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面的掌面。
4.TFCCloadtest(triangularfibrocarti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