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程
年12月,S女士因“胃部不适2月”医院胃镜提示胃部肿瘤,活检病理示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T4N2M1Ⅳ期。后就医院,腹部CT提示腹腔多发占位,腹腔积液,考虑腹腔转移癌,多发骨转移。予以“白蛋白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化疗4周期,效果评价为:稳定。
3月初起医院进一步治疗。先行1次胃部、结肠肿瘤光动力治疗,后行2次“白蛋白紫杉醇0.2g,奥沙利铂mg”介入化疗。患者化疗期间出现I度消化道毒副反应,Ⅱ度骨髓抑制,效果评价为:稳定。同时期,患者开始居家吸氢,每天4-6个小时。
6月中旬,再行胃部、结肠肿瘤光动力治疗。7月行“白蛋白紫杉醇0.1g,奈达铂60mg”介入化疗2次。患者化疗期间出现Ⅱ度骨髓抑制,Ⅱ度消化道毒副反应。7月底,胃部肿瘤基因检测结果提示S女士有AKT1基因突变,8月初开始口服依维莫司。
9月中旬,S女士入院复查,未见胃部肿瘤、肠腔转移瘤。
2月CT
9月CT
3月胃镜
6月胃镜
9月胃镜
S女士患病后做过以下:1、化疗(包括全身静脉与局部介入);2、光动力治疗;3、靶向治疗;4、氢气吸入。究竟是何种治疗的功劳,让肿瘤“消失”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化疗
胃癌属于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胃癌患者生存率较低,2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由于胃癌的高度异质性,针对胃癌晚期患者,临床上暂无标准化疗用药方案。NCCN指南及既往研究表明,紫杉醇类、铂类、伊立替康与氟尿嘧啶类等药物都可以作为临床晚期胃癌的一线用药方案。文献报道,使用紫杉醇类、铂类与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能够显著延长胃癌肝转移患者总生存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对肿瘤体积缩小有促进作用,可以使组织反应性水肿减轻,同时也使肿瘤及其附近组织之间的粘连减轻。但单纯化疗很难使肿瘤完全消失。
光动力
再看光动力治疗。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PDT主要是利用肿瘤细胞及正常组织细胞对光敏剂有不同的亲和特性,肿瘤组织摄取和存留的光敏剂较多,经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在生物组织中氧的参与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单线态氧和(或)自由基,破坏组织和细胞中的多种生物大分子,最终引起肿瘤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与传统的放疗、化疗等肿瘤治疗方法相比,PDT系冷化学反应,无组织发热,不会破坏结缔组织。光动力治疗能选择性杀伤肿瘤、最大程度保护正常器官和组织且能重复使用,是晚期肿瘤患者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激活光敏剂的可见光的穿透深度比较浅(约0.7cm),使得PDT无法对深部的肿瘤进行直接作用。S女士的胃部肿瘤突破浆膜层,对于这样深度的肿瘤,单次PDT的效果是有限的。治疗团队对其进行多次PDT,效果则比较明显的。
光动力疗法不仅直接杀死局部肿瘤细胞,还可以激活局部与系统性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其机制涉及通过热休克蛋白等促进肿瘤抗原释放和增强免疫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靶向药
由于有AKT1基因突变,S女士从今年8月初开始口服依维莫司。那么依维莫司是否就是杀灭其胃部肿瘤的“功臣”?
依维莫司为mTOR的选择性抑制剂。mTOR是一种关键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一些人体肿瘤中活性上调。依维莫司可与胞内蛋白FKBP12结合形成抑制性的复合体mTORC1,该复合体可抑制mTOR的活性。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可导致转录调节因子S6核糖体蛋白激酶(S6K1)和真核生物延伸因子4E-结合蛋白(4E-BP)的活性降低,从而干扰细胞周期、血管新生、糖酵解等相关蛋白的翻译和合成。它可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减少,是肿瘤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强效抑制剂,并可在体内外抑制实体瘤的糖酵解。
值得注意的是,依维莫司临床上主要用来预防肾移植和心脏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免疫抑制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病毒作用、血管保护作用。常与环孢素等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以降低毒性。由于免疫抑制可促进肿瘤生长,因此在理论上说来,依维莫司可能对癌症患者会有不利。
依维莫司对胃癌的实际效果如何?
Nordwest医院临床癌症研究所的Salah-EddinAl-Batran博士报道了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联合紫杉醇治疗经治晚期胃癌的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紫杉醇+依维莫司组患者的缓解率(完全+部分)为8.0%,与紫杉醇单药治疗缓解率7.3%相比无明显差异。在OS和PFS方面,两组也比较接近。
日本AtsushiOhtsu博士等人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一项国际性、双盲临床III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依维莫司组患者中位OS为5.4个月,安慰剂组患者则为4.3个月。依维莫司与安慰剂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7个月与1.4个月。研究人员认为,出现进展的晚期胃癌患者,依维莫司并不能显着改善患者总生存结局。
氢气
除了常规治疗,S女士还有长达半年的居家吸氢经历。
氢气被证明有抗氧化、抗炎症效应,而癌症的发生和进展与氧化和炎症有密切关系,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氢气可以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抑制肿瘤干细胞的再生能力及肿瘤血管生成。因此,氢气可能对癌症发挥控制作用。
此外,氢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调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