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74岁,因左上肢出现水肿6周住院就诊。CT检查提示左锁骨下静脉有血栓并伴有邻近淋巴结肿大,腹水和胃体大弯壁增厚。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在胃体大弯处发现的肿瘤,活检后诊断为腺癌(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
PET-CT显示右肝叶的门脉和后部区域、颈部、左锁骨上、左腋窝、左胸骨旁和上纵隔淋巴结(提示广泛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中18F-FDG在双侧叶被广泛吸收。
超声检查可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右叶51x25x26mm,左叶49x51x20mm,峡部厚度10mm),内部呈异质性,未检出结节病灶,局部可见低回声网状线。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不丰富。
超声引导甲状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甲状腺转移性癌(胃印戒细胞癌转移的甲状腺腺癌)
甲状腺转移癌在临床中少见。当甲状腺出现转移癌时,患者常已经处于晚期,出现了广泛转移,甲状腺转移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4%~3%,尸检报告中甲状腺转移癌的发病率上升到1.9%~24%。极少的甲状腺转移癌在确诊前有明确的甲状腺受累的临床证据,本病多通过血行转移,也可由临近的咽、喉、食管等部位肿瘤直接蔓延所致。甲状腺转移癌的原发肿瘤来源依次为肺癌、乳腺癌和胃癌。从临床确诊原发癌至出现转移癌的时间多为9个月~3年,而肾癌出现转移较晚,平均9.4年,最长达21.8年。
甲状腺转移癌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颈前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压迫气道致呼吸困难。可被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或原发甲状腺癌,本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有恶性肿瘤既往史的患者发现甲状腺肿物。特别是对于具有高转移倾向的肾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必须考虑到甲状腺转移癌的可能性,
甲状腺转移癌因原发病灶不同,超声表现多种多样,有时与原发性肿瘤不易鉴别。甲状腺转移癌超声表现分别为结节型,多发或孤立结节)和弥漫浸润型,与原发肿瘤部位无关,其中结节型较常见。
甲状腺转移癌与甲状腺原发病灶具有相似的超声特征,故有时与甲状腺原发肿瘤不易鉴别。大多结节型甲状腺转移癌超声特征与原发甲状腺癌超声特征一致,这些特征包括: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实性低回声、微钙化或粗大钙化灶,无低回声声晕,血流信号丰富。小部分结节型甲状腺转移癌超声特征与甲状腺良性结节超声特征重叠,这些特征有:形态规则、边界清、完整或部分声晕、囊实混合回声。弥漫性浸润型甲状腺转移癌的超声特征缺乏特异度,与甲状腺炎或其他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相似。前者无颈部痛症状,多有肿瘤病史,低回声内常伴有微钙化或粗大钙化。甲状腺转移癌常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超声特征呈类圆形,淋巴门消失,低回声,内部可见无回声区,可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甲状腺转移癌的超声表现复杂多样,认识甲状腺转移癌的声像图特征的有利于发现甲状腺疑似病灶,并可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疑似结,进一步明确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