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患者:
为了使您在就医过程中更加便捷、满意
请您注意以下事宜:
诊前须知1.最好不要化妆
化妆会掩盖真实的面色,从而影响医生在望诊时进行准确判断。
2.就诊前不要吃带有色素的食物或喝含有色素的饮料色素可能会使舌苔染上相应的颜色,且不易在短时间内清除,从而不利于医生对舌象作出准确判断。
3.就诊前保持平静
情绪变化或剧烈运动会使气血和脉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诊脉的准确性。尽量提前5~15分钟左右到达候诊区,边休息边候诊,且保持情绪平和,待脉象平静后再看诊。
准备资料为了提高看诊效率,在看诊前,患者可事先在脑海中将不舒服或最想治疗的症状按由重到轻的顺序回忆或默记一遍,以免看诊(尤其是初诊)时因为紧张而“临诊忘言”。
1.推荐大家填写调查问卷
2.若不方便填写问卷,可以纸质提供以下病情要点,以便全面把握,重点诊治
①姓名,性别,年龄
②现在病变情况:目前主要症状,症状部位及范围,这次看病希望治疗的主要问题;第一次发病的时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什么状况下加重、减轻;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③既往病变情况:除了主要症状外还有其他什么症状;既往就诊的住院或门诊病历有过哪些诊断,做过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④个人史及家族病史情况:个人出生地,现居住地,近期将要前往旅居地的环境气候特点;有无烟酒及饮食偏好;直系亲属有无类似症状;有无其他遗传病、传染病、慢性病病史。
⑤服药情况: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及剂量列表。
⑥一般情况:目前血压、心率、每分钟呼吸次数、体温、身高和体重;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有无口苦口臭;喜欢和凉水还是热水;有无过敏性鼻炎或者湿疹;舌苔照片。⑦其他情况:还需要表述的其他健康问题。
诊疗期间1.初诊,建议大家主动陈述病情,先从最难受的主要症状说起,其次叙述疾病的起因和治疗经过等。
2.复诊,则可先叙述经上次诊疗后消失或减轻的症状,再叙述本次新增、加重或变化不明显的症状,然后根据医生的询问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以使问诊资料的收集能够尽可能地全面、详尽。
3.舌诊:伸舌头时,应尽量自然放松,因为紧张的话,可能会使舌头充血,从而影响舌诊的准确性。
4.脉诊:在脉诊时,尽量保持平静、安静。如果医生没有主动提问的话,则不建议多说话,因为过多地说话,可能会对脉象造成一定的影响。
5.处方时:医生在进行治疗或处方时,也不建议频频提问打断医生,以防医生思路中断影响治疗,或因回答问题分神而不小心写错处方。如有问题,则可选择在医生治疗或处方完毕后再进行询问。
内服+外用+针刺在周围血管疾病中,中药内服、中医外治、针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临证治病时,医生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自己擅长的领域酌情选用最适宜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中医内治法基础上目前对于淋巴水肿、静脉曲张、下肢静脉回流障碍、闭塞性动脉硬化等疾病针刺治疗效果良好;并且针对毛细血管扩张、湿疹等疾病火针疗效确切;第三立足于局部辨证,利用中医外治法,如中药煎汤洗涤患处,有利于药物成分借助热力,通过皮毛腠理,直达病灶,与内服之中药共同发挥作用。此外,在正确的中医理论指导下,某些适应症、禁忌症及疗效明确的非处方类西药,也是可以作为中药来使用的。在某些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取得好的疗效。
煎药方法1.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目前临床对汤剂煎煮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煎煮及煎药机煎煮两种。
(1)传统煎煮
①煎药器具的选择
多用砂锅、瓦罐等容器,因其材质稳定,传热均匀,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导致药物有效成分转化或降低,而部分金属器皿忌用,如生铁锅、不锈钢锅和紫铜锅等
②煎煮条件水的用量,浸泡时间,煎煮火候
用水量:根据药物重量及质地而定,一般煎药时的用水量,应以超过药物表面3~5mm为好;
浸泡时间:植物根茎、皮、叶、花、果实的干燥品,煎煮前浸泡,可使药物的表面湿润、变软、植物细胞膨胀,同时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对花、叶、茎类等为主的,可浸泡20~30min;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类等为主的药,可浸泡60min
煎煮火候:解表剂,不宜久煎,而采用“武火速煎”;滋补调理剂而采用“文火慢煎”,使药汁浓厚,药力持久。
煎煮时间:解表药、清热药、芳香药宜在沸后慢煎约15~20min,滋补药宜在沸后慢煎约40~60min。
煎煮次数:通常每剂药煎煮2次,滋补药煎煮3次。当然临床治疗时应灵活变通。
(2)煎药机煎煮
随着技术的进步煎药机?煎药质量明显提高。中药配方历来要求称准分匀?使用机器煎药每味药只需称总量即可。另外加水量也比较容易控制?而且抽滤的同时可以压榨?所以煎出的药汁浓度明显提高。第二?方便病人服用,无论开几帖药?煎好后病人一次取回?塑料袋真空包装冰箱下放置2个周左右不会变质,服用时放在开水里烫一烫?或放在微波炉里转1min左右即可。
2.中药配方颗粒剂
“中药免煎颗粒”“免煎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浓缩颗粒”中药配方颗粒是将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饮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提取、浓缩、喷雾干燥等方法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按常用量分装成不同的包装,以供临床配方使用。这种按标准化生产的新型中药饮片不仅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高,服用方便,而且生产全过程有质量监控。与中药汤剂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服用、携带方便等优点。
总而言之,中药无论是传统煎煮,煎药机煎煮、还是配方颗粒或中药微粉,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应一概而论。
用药注意(1)建议在饭后40分钟以上再服药;(2)服药次数以一天两次为佳,具体遵医嘱即可;
(3)外用熬好的药汤时,水温不宜超过38℃。
(4)饮食上宜清淡、温和、易消化饮食,且尽量只吃六七分饱,肉、奶、蛋、水果、冷饮、零食、凉、辣、油腻及不好消化的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以不给脾胃增加负担为要。
起居调摄(1)保持充足的睡眠
(2)选择适宜的居住地
(3)适当运动(4)其他如感冒服药后需温覆、啜粥、取汗、避风等具体需要注意的起居事项,则遵医嘱即可。
(5)调整心态
多思伤脾,思虑过度;生气易伤肝阴、耗肝血、亢肝阳、动肝气;恐则伤肾,肾为先天精气;过悲伤肺;过喜伤心。无论是生病后还是日常的养生调摄过程中,均应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心态对身体的影响,而应以心态平和为要,则自然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身心的健康。
时刻牢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啦,希望能为您的就医提供方便,如有疑问可给小编留言,小编会积极为您解惑!
挂号攻略:
周围血管病专家:曹建春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门诊挂号预约攻略
北京卫视养生堂:
半夜腿抽筋血管在求救
科普专区:
“中风”的识别与预防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科普帖--“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疗法知多少!
肥胖、超重与糖尿病以及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