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每日一练护士初级主管测

执业护士

倒计时

25

1、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以下哪项有利于伤口愈合

A、加强口腔护理B、术后三天帮助病人活动患肢C、鼓励咳痰D、半卧位利于引流E、保持皮瓣下负压吸引通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乳癌根治术后伤口护理:保持引流通畅,皮瓣下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防止皮瓣下积液,防止皮瓣移动。术后伤口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使胸壁与皮瓣紧密贴合,包扎松紧度要适当,以能容纳1手指为宜,一般维持7~10日(E对)。

2、王先生,头顶部伤口,换药后宜用哪种包扎方法

A、四头带B、丁字带C、腹带D、胸带E、回反形绷带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头部包扎常用回反形绷带法包扎(E对)。四头带是用来固定头、下颌、鼻、眼或膝关节等部位的敷料,丁字带常用于脚的包扎,腹带和胸带常用于腹部手术和胸部手术后伤口的减压包扎(E对)。

3、乳腺癌根治术后,为减少和避免术后积液,尽快恢复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开始的时间正确是的

A、24小时内,可作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B、24小时内可做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C、术后3~5日,可作上举运动D、术后3~5周,可做外展肩关节的运动E、术后两周,可活动肘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A对),术后1~3日进行上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开始肘关节伸屈活动,术后4~7日开始作肩关节小范围活动。

4、乳腺癌常见而最早转移的淋巴结是

A、对侧腋下淋巴结B、同侧腋下淋巴结C、锁骨上淋巴结D、锁骨下淋巴结E、胸骨旁淋巴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乳腺癌的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B对)。起初转移的淋巴结散在、无痛、质硬,数少,可被推动;以后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互相粘连成团,与皮肤或腋窝深部组织粘连而不易被推动。少数病人可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5、颅内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意识障碍B、颅内压增高C、感觉障碍D、癫痫E、运动障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颅内肿瘤患者约90%以上的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通常呈慢性、进行性加重过程。随着肿瘤增大,若未得到及时治疗,轻者引起视神经萎缩,病人视力减退,重者可引起脑疝。(B对)

6、患者女,40岁,左侧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第2天,患者左臂轻微肿胀,下列正确的是

A、应用抗生素B、更换引流管C、按摩左上肢D、左上肢红外照射E、去除绷带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患侧上肢肿胀是由于为乳腺癌根治术后,因腋窝淋巴结切除后,上肢淋巴回流受阻,或因组织粘连压迫静脉等原因,可出现患侧上肢水肿。应指导病人术后患侧上肢用软枕垫高,并进行上肢远心端的按摩,以促进静脉和淋巴的回流。(C对)

患者,女性,48岁,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侧乳房肿块、无痛。入院后查体:肿块直径约为2cm、质硬、不易推动,左侧腋下可扪及淋巴结肿大。

7、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乳腺炎B、乳管内乳头状瘤C、乳腺囊性增生病D、乳腺癌E、乳房脓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乳腺癌早期的临床表现: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病人多在无意中发现而就医。常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在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早期尚可被推动,乳癌晚期可侵犯胸肌和胸壁,使肿块固定不易推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最可能的诊断为乳腺癌。(D对)

患者,女性,48岁,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侧乳房肿块、无痛。入院后查体:肿块直径约为2cm、质硬、不易推动,左侧腋下可扪及淋巴结肿大。

8、该患者宜选择的手术方法是

A、脓肿切开引流B、乳房单纯切除C、乳癌根治术D、乳癌改良根治术E、乳癌扩大根治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结合题干,患者处于乳腺癌早期,易进行改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的主要优点是保留胸大肌,使胸壁外观接近正常,术后上肢水肿减轻,能保持良好功能,并为术后乳腺再造提供条件,主要是用于临床早期患者(D对)乳癌根治术即薄皮瓣、切除全乳及表面皮肤、胸大肌、胸小肌及肌间淋巴结、腋下全部脂肪及淋巴组织,其优点是能较彻底地清扫局部癌肿组织及有癌转移的腋下淋巴结,基本达到局部治愈的目的,术后局部复发率较低,主要用于临床晚期患者。

患者,女性,48岁,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侧乳房肿块、无痛。入院后查体:肿块直径约为2cm、质硬、不易推动,左侧腋下可扪及淋巴结肿大。

9、针对该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避免在患侧肢体测血压抽血B、患侧皮瓣加压包扎C、保持引流管通畅D、术后1~3天活动肩部E、抬高患侧上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术后1~2周:皮瓣基本愈合,才可开始进行肩部活动、手指爬墙运动(逐渐递增幅度),直至患者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乳腺癌术后患肢活动口诀:一动手、三动肘、功能锻炼朝上走,四天可以动动肩,知道举手高过头。

初级护师

倒计时

08

1、患者,女,25岁。车祸造成多发性损伤。急诊护士首先要处理的是

A、窒息B、骨盆骨折C、股骨干开放性骨折D、休克E、胸腹部联合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首要处理的问题一定是对患者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窒息一旦发生,在瞬间会导致不良结局,因此需首要清理口、鼻、食管、气管中的血液,防止患者呛咳至细支气管而发生窒息死亡(A对BCDE错)。

2、心搏骤停后最容易发生的继发性病理变化是

A、肺梗死B、急性肾衰竭C、急性肝衰竭D、脑缺氧和脑水肿E、心肌缺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和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心跳呼吸停止后,血液循环终止,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因脑是人体最大的耗氧器官,脑细胞对缺氧非常敏感,从心搏骤停到细胞坏死的时间以脑细胞最短,心搏骤停后可迅速造成脑缺氧和脑水肿,一般在循环停止4~6分钟,大脑将发生不可逆转损害(D对ABCE错)。

3、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

A、胸骨上段B、胸骨右缘C、胸骨左缘D、剑突下E、胸骨中下1/3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正确的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E对),胸骨下陷至少5cm,按压频率至少次/分。

4、正常体温时,脑细胞对缺氧耐受的时间是

A、30分钟B、60分钟C、1~2分钟D、4~6分钟E、7~10分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复苏的目的不仅是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更重要的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一般认为大脑缺血缺氧超过4~6分钟,即可遭受不可逆的损伤(D对)。

5、初期复苏的关键是

A.开放气道,维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D.电除颤E.维持有效循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初期复苏又称基本生命支持(BLS),是心搏骤停后挽救病人生命的基本急救措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是BLS的主要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进行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同时有效地人工呼吸能促使胸外按压时建立循环将氧气供应给大脑和心脏,因此放开气道,维持气道通畅是初期复苏的关键,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维持有效循环是初期复苏的主要措施,在初期复苏中要求尽早进行电除颤终止室颤,胸外心脏按压是间接或直接施压于心脏,使心脏维持充盈和博出功能,并能诱发心脏自律搏动恢复的措施,能建立暂时的人工循环,动脉血压可达80~mmHg,足以防止脑细胞的不可逆损害(A对)。

主管护师

倒计时

15

1、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病人典型意识障碍的表现是

A、短暂昏迷B、持续昏迷C、昏迷-清醒-昏迷D、昏迷进行性加重E、昏迷程度有波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硬脑膜外血肿病人的意识障碍有3种类型:①典型的意识障碍是伤后昏迷有“中间清醒期”,即伤后原发性脑损伤的意识障碍清醒后,在一段时间后颅内血肿形成,因颅内压增高导致病人再度出现昏迷;②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昏迷持续并进行性加重,血肿的症状被原发性脑损伤所掩盖;③原发性脑损伤轻,伤后无原发性昏迷,至血肿形成后始出现继发性昏迷。病人在昏迷前或中间清醒期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幕上血肿大多有典型的小脑幕切迹疝表现。(C对)

2、颅骨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颅脑超声波检查多有中线波移位B、伤后有进行性意识障碍C、颅底片均可见骨折线D、常出现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E、早期出现休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颅骨骨折依骨折部位可分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骨折,主要临床表现为皮下或黏膜下瘀斑、脑脊液外漏和脑神经损伤。(D对)

3、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时,为避免患者躁动影响准确性,宜首先观察()

A、瞳孔B、呼吸C、脉搏D、血压E、神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为了避免患者躁动影响准确性,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瞳孔等。(B对)

4、下列关于颅中窝骨折脑脊液鼻漏患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头低健侧卧位B、腰穿测定颅内压C、用无菌棉球堵塞鼻腔D、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鼻腔E、用抗生素溶液冲洗鼻腔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颅底骨折为开放性骨折,应尤其注意预防颅内感染,每天2次清洁、消毒鼻前庭,禁忌鼻腔、耳道的堵塞、冲洗和滴药,禁忌做腰椎穿刺;按医嘱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取头高患侧卧位以利于创面愈合。(选D)

5、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间清醒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脑损伤的部位B、患者的耐受力C、患者原有脑功能情况D、脑损伤的程度及血肿形成的速度E、血肿的大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典型的意识障碍是伤后昏迷有"中间清醒期",即伤后原发性脑损伤所致的意识障碍清醒后,在一段时间后颅内血肿形成,因颅内压增高导致患者再度出现昏迷。因此,"中间清醒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脑损伤的程度及血肿形成的速度。(选D)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592hotel.net/yfcs/9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