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医院将针灸推拿康复科列为重点科室,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倾力打造具有明显中医特色的基层康复中心。通过引进专业人才,选送人才前医院学习等方式,投入资金购入先进的康复设备,推进科室发展壮大。
新进设备
经颅磁刺激技术用于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它的刺激频率而分别达到兴奋或抑制局部大脑皮质功能的目的。
高频率,高强度经颅磁,可产生兴奋性突出后电位总和,导致刺激部位神经异常兴奋。
低频刺激的作用则相反,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对经颅磁刺激的局部神经,通过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作用,对多部位功能产生影响。
对于不同病人的大脑功能状况,需要有不同的强度,频率,刺激部位,线圈方向来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经颅磁刺激是指通过磁脉冲作用到中枢神经,刺激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代偿坏死神经细胞,平衡患侧和健侧兴奋性,达到恢复某些如认知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功能的一种安全无创技术。治疗过程无痛苦,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言语障碍以及情绪障碍治疗效果显著。人体大脑具有相互抑制、相互牵制的特性,如果患侧大脑受到损伤,兴奋性降低,健侧大脑则会有所提升,平衡被打破,差距加大。经颅磁刺激则是将患者健侧兴奋性压低,减小差距,帮助卒中患者快速康复。
吞咽障碍治疗仪是通过电刺激方式促进受损神经复苏,加强吞咽肌群的运动,提高病人吞咽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咽部非机械原因损伤引起的吞咽及构音障碍进行评估、治疗及训练。电刺激方式是康复治疗师用来解决吞咽障碍的一种重要方法,因其过程简单易操作、疗效即时明显。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能够直接或间接治疗与血液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
通过被动均匀的按摩作用,随着血液循环的加速。可以加速血液中代谢废弃物,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的吸收。可以防止肌肉萎缩,防止肌肉纤维化,加强肢体的含氧量,有助于解决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如骨股头坏死等)。
1对于上,下肢体水肿:
上,下肢体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淋巴水肿,慢性静脉源性水肿,脂性水肿,混合性水肿等。特别针对乳腺术后的上肢淋巴水肿,效果显著。治疗原理是促进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将一些引起疼痛,不舒服的代谢产物和炎性致痛物质都挤到主循环里清除掉,从而消除水肿。
2对于偏瘫,截瘫及瘫痪的病人:
偏瘫,截瘫,瘫痪,长期卧床的患者,因血流缓慢,肌肉无收缩力,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瘫痪,脊髓损伤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高级风险因素,有50-%的机率会形成。预防治疗不当可能会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或者会导致下肢肿胀,溃疡,皮肤色素沉着。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反复对肢体进行加压后再卸压,从而产生如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并取得充分按摩效果,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和防治下肢肌肉萎缩有重要意义
3对于糖尿病足,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循序加压于病肢上,在加快静脉血液和淋巴组织液回流的过程中,可迅速地将淋巴液及静脉血液驱向肢体近心端,减低了肢端组织内压力,在气体排空的时间内,动脉供血迅速增强,这样就迅速改善肢体组织的供血供氧,并使代谢产物和炎性致痛物质得以清除,更加有利于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糖尿病足,糖尿病末梢神经炎,间歇性跛行)的康复。
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又称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主要是刺激受损的神经和肌肉,使之产生被动的收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及促进肌肉运动的功能,还有治疗急慢性疼痛的作用。主要适应证:外周神经损伤、废用性肌萎缩、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瘫、帕金森病、血液循环不良性疾病、各种急慢性关节、软组织疼痛、各种神经性疼痛、手术后止痛等。
低频脉冲电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的稳定期和恢复期,对于肢体瘫痪以及肢体麻木均有良好的作用,通过可以控制的低频电刺激,可以模仿神经冲动,让瘫痪的肌肉出现被动的收缩舒张,保持瘫痪肌肉的功能,避免肌肉的萎缩。其次,对于有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以后,可以有效的改善吞咽功能,避免呛咳。对于有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的病人,通过这种仪器的治疗,也可以明显的缓解症状。
平衡功能训练及评估系统不仅仅使病人的无定向性运动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病人能够学着跟随系统默认的平动和转动运动。运动方案的质量和数量都可以被测得并使之可视。病人无法通过被动的反应来改变其位置,他们必须按照设定程序主动改变位置。通过本产品达到治疗效果。它诉诸本体感受器(运动控制的肌肉运动感知分析仪,以其高速的资料处理及指导而显得很重要),也有视觉分析仪,听觉分析仪和触觉分析仪于一体。
产品特点
1.平衡板内部采用压力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分别感知外在压力和倾斜角。
2.扶手上下可调,调节范围mm~mm,允差±5%。
3.训练方式:站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蹲、起立、单腿站立。
4.平衡测试:可测重心轨迹,自动记录时间及报告各项参数。
5.平衡训练:可设定目标区域,通过视觉反馈进行重心矫正与训练。
6.档案管理:可显示测试面积,路径总长平均速度、轴向长度摆幅、平均摆幅、摆幅比、路径长、面积比、可打印上述指标。
7.数据处理:可报告重心原始轨迹图、重心轨迹图、摆动曲线图、摆动频谱图,并可与正常人数值比较分析。
8.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精确地测量人体重心位置的轨迹及形态,并记录其相应参数,以评定平衡功能的状况:评估治疗的效果
征稿启示
各部室通讯员注意了!自今日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