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的发病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年女性乳腺癌发病人数首超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一项荟萃分析估计:大约1/5的乳腺癌幸存者将出现淋巴水肿。
本期科普内容
①.淋巴水肿的发病率
②.如何判断是否患有
③常见的早期症状
④.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⑤.避免患肢受压
⑥.保护患肢皮肤
如何知晓自己是否患有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最常见于患侧上肢、也可出现在患侧胸壁。淋巴液的集聚可能局限于上臂、前臂或者手,也可能遍布整个患肢。早期淋巴水肿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
常见的早期淋巴水肿症状
1、手臂感到沉重、无力或者发胀感2、患肢的任何地方出现了发红或者发热3、肩关节的活动度下降4、患肢的水肿、不适、甚至疼痛,此时若持续抬高患肢或者休息,水肿可减轻或者消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旦出现上述淋巴水肿的早期迹象,患者就应该高度警惕并及时到乳腺甲状腺科进行专业筛查
淋巴水肿具有不可逆性,需要尽早发现确诊,并且及时治疗。在日常生活需要做好自我管理和护理工作
避免患肢受压
避免患肢测量血压不戴过紧的项链或弹力手镯不提过重的物体(5斤以上),在健侧挎包保护患肢皮肤
避免做增加患肢阻力的剧烈重复运动,如擦洗或推拉乘坐飞机时佩戴平织的弹力袖套忌烟酒、控制体重避免桑拿或热浴,使用防晒产品避免患肢过分疲劳,当肢体感到疼痛时要休息,抬高肢体往期科普推荐阅读
母乳喂养系列:母乳成分与功能
婴儿的一天
你所不知道的配方奶
母乳的储存
喝了那么多汤,为啥还是奶少?
哺乳妈妈怎么用药才安全
如何正确的选择吸奶器
如何正确使用吸奶器
哺乳妈妈必备技能之手挤奶
母乳喂养的谣言粉碎机
夜间堵奶怎么办?
乳腺癌系列:乳腺癌骨转移怎么办?
手臂港-你的新选择
如何轻松度过化疗期?
豆制品导致乳腺癌,这是谣言还是确有其事?
乳腺癌会遗传吗?
男性也会得乳腺癌?
化疗后恶心呕吐怎么办?
淋巴水肿系列:神奇,看得见的淋巴回流
乳癌术后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越早知道痛苦越少!
淋巴水肿的皮肤护理
手臂港系列:手臂港植入术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乳腺检查系列:一文读懂乳腺检查报告
你会乳房自检吗
乳腺增生系列:乳腺增生那些事儿
乳头溢液系列:乳头溢液怎么办?
其他科普系列:如何快速高效的办理出入院?
浆乳患者伤口的自我管理
视频科普系列:哺乳后出现乳房红肿疼痛怎么办?
哺乳期发生堵奶怎么办?
哺乳期可以做乳腺辅助检查吗?
如何正确储存母乳?
乳头内陷、扁平喂不了奶怎么办?
如何评估婴儿吃到足够的奶水?
宝宝饿了想吃奶会有哪些表现?
如何评估婴儿吃到足够的奶水?
宝宝饿了想吃奶会有哪些表现?
专业团队
----------------------------------
乳腺甲状腺科简介
医院乳腺甲状腺科于年9月由重庆市抗癌协会乳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吕钢教授开始筹建,年1月正式建科;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雄厚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甲状腺疾病的专业学科,是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
科室现有1个病区,编制床位51张,拥有超过每年5万人次的门诊量以及每年余人次的住院病人。门诊开设哺乳期乳腺、乳腺脓肿、浆乳、乳腺增生、产后康复及淋巴水肿等专病门诊,设有乳腺癌综合治疗室、哺乳期乳腺综合治疗室、乳癖和产后康复治疗室、乳腺炎彩超随访室、乳管镜室等,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甲状腺的特色诊疗模式。自创建以来,科室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中西医结合的执业理念,重点突出中医药治疗乳腺甲状腺疾病的特色优势,取得良好疗效。
专业人才队伍:专科现有各类医务人员60余人,其中医疗团队20余人,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传承人1名、硕士生导师1名、规培生导师5名、博士后1名、硕士18名,3人具有海外学习进修经历,已形成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并重的专业人才队伍。
中医药特色突出:在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基础上,科室始终强调将中医药治疗贯穿于乳腺甲状腺疾病诊疗的全过程,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特色,开展乳腺增生、浆细胞性乳腺炎、哺乳期期乳腺炎、乳腺甲状腺肿瘤的术后康复、甲亢、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产后乳房塑性等中医特色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西医技术精湛:既能开展各种乳腺、甲状腺常规手术,也开展甲状腺乳腺微波消融术、乳房整形、乳房微创、乳房重建、单切口保乳重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单切口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等多种国内外最新方式的手术,成功率位居国内先进水平。
设施设备齐全:配备有国际先进的麦默通、微波消融仪、乳腺火针、超细纤维管内视镜系统、静脉港及乳腺钼靶、乳腺超声、CT、核磁共振、芯针活检、免疫荧光前哨淋巴结探测仪、定位针等诊疗设备,为广大患者提供了科学、全面、专业的服务。
科研实力雄厚:专科已逐步形成了以重庆地区为中心、向西南地区放射、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的大型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诊疗中心,承担重庆、贵州、四川、湖南、广东、北京等地区院校本专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及重庆周边地区医疗骨干的进修培训,是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成员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3部;参与多中心器械临床试验1项,主持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3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