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身体上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就如同汽车上的发电机,把血液运输到身体上的各个部位,维持正常的生命延续。
心脏正常跳动才得以延续生命,可见其重要性,但如果心脏发生病变,那么身体就无法获取充足营养,导致各脏器功能受到“连累”。
心脏受损是有迹可循的,所以我们要认真观察心脏发出的一些信号。如果一旦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去寻求医生的帮助。
引发心脏病的五大原因:一:遗传
该病可看作为一种遗传性疾病,母性家族遗传病史会大大增加儿童患该病的几率。其中最主要的遗传因素是染色体畸形,如染色体数量存在缺陷跟结构发生改变等。
这种畸形因素,诱发该病的几率约在5%左右。而染色体数量缺失以及数量重复等,会导致基因数量改变,从而诱发该病。
二:过度肥胖
肥胖是有可能引起心脏病的,一是肥胖可以引起“三高”中的血脂增高,导致血管动脉硬化,进而可引起简称冠心病。
二是,肥胖者可以加重心脏的负担,久而久之引起心脏功能衰竭。肥胖并不一定引发心脏疾病,但是会增加患病的几率,还是需要注意的。
三:频繁吸烟
经常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更易罹患心脏病,这是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成分及其他化学物质会严重损害人体内的心脏血管。
一旦血管发生裂痕,体内的胆固醇就会逐渐积聚,继而诱发心脏病。
四:饮食不当
如果在生活中经常食用高脂肪以及高热量的食物,就会导致脂肪不断堆积在人体内,继而引发肥胖,
而肥胖人士因局部的脂肪堆积过厚,加上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因此极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大大增加全身动脉硬化的风险。特别是冠状动脉,严重时便会诱发心脏病。
五:每天愁眉苦脸
愉快的心情是会让我们的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而如果每天愁眉苦脸的话则会让我们身体处于一个负面的状态,影响健康。
根据研究表明,每天很开心的人比那些过得愁眉苦脸的人其心脏病的发病率起码少了一半。
心脏病变早期,通常会出现“1肿、2紫、多”,看看你占了几个?下肢水肿
心脏有病可能会出现下肢浮肿,在浮肿的地方用手按压一下,会出现一个坑。比较常见的部位在足背,脚趾,踝关节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脏功能不良表现。
另外还有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的问题,如果出现了下肢水肿的状态,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心率跳动。如果出现了过快或者过慢的症状,要及时处理。
1.嘴唇发紫
嘴唇的颜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心脏输送血液的能力,当心脏健康时,嘴唇的颜色为浅粉红色。
当心脏出现问题时,血液不能及时输送,身体处于缺血和缺氧的状态,嘴唇容易发紫。
2.舌头发紫
心,开窍于舌,舌头的情况,也会反映出心脏的健康情况。
如果,舌头呈现暗紫色,或有淤斑,舌底部两条青筋溢出。
此时,说明血脉淤阻,很可能心脏出了问题,若同时伴有心慌、气短,甚至失眠多梦、心前区刺痛等,应及时就医检查。
1.出汗多
很多人并不知道“汗为心之液”,大量出汗对心脏健康没有好处,如果经常毫无征兆,身体多部位出汗,则需要警惕心脏猝死,
尤其是手掌,头皮后背脖子大量出汗,更要提高警惕。这种症状出现多说明心脏发生病变,导致体液循环异常。
2.胸闷多
经常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表现。
用不紧不慢的速度,连续爬三层楼,会感到呼吸急促,心慌或胸闷等。
此时,心脏已经受损,出现早衰了,切莫忽视。
.疼痛多
心脏不好的人发生心梗的几率极高,心梗来临时身体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如剧烈的牙齿疼痛,不管吃多少止痛药物,没有任何效果,需留意心源性牙痛。
另外,心梗所引起的疼痛,有可能会放射到咽喉部和颈部,让患者出现喉咙疼痛以及喘气困难。
此外,疼痛有可能会波及到整个腹部和胸前区部位,出现腹痛和胸口疼痛。
预防心脏病的4个妙招:1.合理锻炼身体
想要有效降低心脏疾病的患病率,一些好的习惯需要及时养成。例如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运动,也是降低心脏疾病患病率的措施。
生命在于运动,如果总是缺乏运动,心脏功能下降明显,通常就会导致很多不良症状出现。如果可以适当运动,结合健康的方式,来提高心脏功能,通常对心脏能力的增强有利。
而在心脏功能提高的情况下,疾病自然就不容易出现了。
2.学会控制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波动的情绪,对于心脏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如果情绪在波动,会使身体的血压升高,会使血管承受更大的压力。
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消除消极的情绪,这样才可以有效地维持心脏的健康。
.减肥
如果人的身体过于肥胖,那么患有心脏病的几率就会高很多,特别是腰部肥胖的人更加危险。但是只要大家适当的减掉几斤肉,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
如果是老年人,也不要一下子变得特别瘦,最好是通过平衡饮食和锻炼来达到减肥的目的,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坚持。
4.重视日常的饮食
油腻食物、煎炸食物、腌制食物等各种不健康食物的大量食用,是导致心脏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为了能够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生,人们必须从个人的日常饮食方面着手,同时遵循合理科学、营养均衡、规律健康的饮食原则,来做好日常饮食的保健护理工作。
从而达到维护心脏功能健康的目的,防止心脏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