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护理与观察

甲状腺癌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具有多种病理类型,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两者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以上。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预后良好,经合理治疗后的十年生存率超过90%。另一方面,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甲状腺癌的预后则相对较差。在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众多因素中,颈部淋巴结转移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颈部淋巴结区域是甲状腺癌复发最常见的部位。与甲状腺原发灶一样,颈部淋巴结转移灶首选治疗方式也是以外科手术为主。因此颈部淋巴结的治疗直接影响甲状腺癌初次治疗策略,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的护理与观察也就至关重要了。

一般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

吸氧,2-3L/min。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血压、脉搏和呼吸。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观察患者睡眠情况。

2.体位

术后6h,去枕抬高床头15°卧位,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30°到45°半卧位,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和负压引流。

3.引流管的护理

(1)持续负压吸引: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创面较大,渗出液较多。同时也易出现出血和乳糜漏,予以持续的负压吸引,并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2)引流液的观察: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同时观察引流瓶内有无凝血块形成,以便及时发现出血。如果每小时血性引流液量超过ml,色深,有凝血块形成,则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再次手术准备。正常情况下的引流液颜色逐渐变淡,48到72小时后,引流液小于20ml即可考虑拔除引流管。(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预留一定长度,利于患者翻身。每天更换引流瓶,正确记录引流量。

4.饮食

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清淡、低脂饮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出血

(1)原因:主要为血管结扎线松脱或者电凝超声刀凝闭的血管重新开放,常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

(2)临床表现:表现为切口肿胀,局部皮肤发紫,引流量突然增多。1小时引流可超过ml,色深且有凝血块,多为活动性出血,有时出血量大而迅速形成血肿,引流液也可减少。(3)处理:通知医生,及时清创止血。

2.乳糜漏

(1)原因:主要是由于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胸导管或右淋巴管及其分支结扎不完善或术后开放,发生乳糜液或淋巴液外漏。(2)临床表现:多发生在术后2-3天,外漏液逐渐增,液体呈乳白色,淡黄色,均匀、无臭。(3)处理:一旦发生乳糜漏,应以持续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包扎或者沙袋局部压迫。如果乳糜液量多且超过一周不愈,或者量持续增加(如超过0ml/d),可行手术探查结扎。乳糜漏期间,嘱患者无脂饮食。

3.低钙血症

(1)原因:甲状腺手术特别是VI区清扫术时造成的甲状旁腺切除、挫伤或者甲状旁腺的血供障碍。多在双侧手术后出现,发生在术后3天内。(2)临床表现:轻者出现手足麻木和僵硬感,重者手足抽搐。(3)处理:急查血钙、血磷,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补钙,逐渐转为口服钙剂。

4.上颈部肿胀

(1)原因:可能与术中牵拉胸锁乳突肌、损伤性淋巴水肿、感染等因素有关。(2)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3)处理:局部用75%乙醇湿敷或者金黄散外敷。

5.神经功能障碍

(1)喉上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出现呛咳,易引起误吸。采用抬头进食,低头吞食的姿势,尽量以干食为主,可缓解呛咳。同时密切观察有无误吸情况发生。(2)喉返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有时也有呛咳,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少讲话,多休息。一段时间后会有所恢复。(3)副神经功能障碍: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切除了支配斜方肌的主要神经--副神经,可引起“肩臂综合征”。保留副神经的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同样存在肩功能损伤的问题,其发生率在25%到57%,因此术后应及时进行肩部功能锻炼,减缓甚至避免这类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测试

来源:医院-金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文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删除。

编者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592hotel.net/zlff/202109/9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