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义堂老年健康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什么时间好 http://m.39.net/pf/a_4579190.html

51按捏腋窝防衰老腋窝为颈部与上肢间血管和神经通路,按捏腋窝可使人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延缓衰老。按捏腋窝简单易行。自我按捏时,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食、无名指有节奏地轻轻捏拿腋下肌肉3~5分钟,早晚各1次,切忌用力过分。夫妻间可任由一方按捏,然后对换角色。按捏腋下,调理全身。

52擦胸揉腹强身体。研究发现,要获得较强的免疫力,除了用一些药物调节外,擦胸是调节胸腺素、提高免疫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擦胸、揉腹的方法很简便。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先擦胸,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然后再用左手掌从左乳上方,斜推擦至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进行,一上一下为一次,共推擦36次。还可兼做擦背部,也有助于激活背部免疫细胞的活力。再进行揉腹,以右手掌从心口窝左下方揉起,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方向)揉腹一圈为一次,共揉50次以上,如减肥可增至次以上,用力适度。右手做完再换左手向反方向进行,次数同上。擦胸、揉腹通常每天起床和晚上睡前各做一次,亦可在中午饭后1小时加做一次。坚持擦胸、揉腹,可改善脏腑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和肺肾的代谢,提高免疫力。只要持之以恒,就会出现奇效。擦胸揉腹,提高免疫。

53老人走路莫背手经常见到一些老年人,喜欢背着手走路,据说是为了纠正驼背。专家指出,这是一种误解。老年人背着手走路,于驼背无益,反而有害。同时还会增加不安全因素。老年人背转双手时,手臂向内向后旋转,上臂的肩端就会向前旋出,肩关节相应向前向内扣出,上身重心前移,使本已佝偻的上身更加向前倾斜。为保持平衡,头颈及下巴亦向前伸出,于是更显佝偻,看起来完全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这样的姿势走路,由于重心不稳,稍有不慎就容易摔倒,致肱骨颈骨折或肘部受伤,若俯冲向前,磕破嘴唇或磕掉牙齿都有可能。所以,老人不要背着手走路。如要纠正驼背,可以1.闲时多靠墙站立,注意脚后跟、臀部、肩背部、头枕部紧贴墙面,时间可长可短,视本人具体情况而定。2.闲时可取站立或坐姿,手臂转向身后,肘部向上弯曲,使前手臂翻转向上,双手背紧贴背部向肩胛处上伸,最好能将右手伸向左腋,左手伸向右腋。用以上方法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3.不论站立、行走或坐着,随时有意识地伸直上身,一副正襟危坐之势,并体会这种体位的感觉,保持到正常生活中去。人老驼背,背手无用。

54越老越要挺胸膛人到老年,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于是骨的生长减缓,钙盐沉积减少,骨质就变得疏松,骨质疏松就容易驼背缩胸。如遇上轻微扭挫、过度疲劳、感受风寒、内分泌失调等诱因。就可能出现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对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刺激或压迫,甚至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而引起多种临床综合征。因此,老年人要养成“站如松、坐如钟”的良好习惯,越老越要挺起你的胸膛。科学家研究发现,挺起胸可以使肺活量增加20%左右。肺活量增加了身体的各部位获得的氧气也便增加了,这样人就不容易疲劳。养成抬头挺胸、直腰的良好姿势还可减少腰背酸痛感和脊柱的弯曲。坚持挺胸还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力。人的大脑所需的氧是全身的40%,其血液的需要量是其他器官的30倍。供给大脑的血液越多,其思维记忆能力就发挥得越好。反之,人则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久而久之造成大脑萎缩甚至使人患上老年痴呆症,而挺起胸膛可使丰富的血液顺利输送到脑部,保证大脑所需的乙酰胆碱、卵磷脂等营养物质的供应,保持敏捷的思维、良好的记忆。昂首挺胸,灵活年轻。

55摇摇摆摆保健腰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下更好。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摇摆腰肢,健胃固肾。

56击掌蹬脚抗病老拍击手掌不但能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消除疲劳,提高思维能力,还可治疗末梢神经炎、手部麻木痉挛、高血压、脑血栓后遗症、失眠、冻疮、上肢关节炎、便秘、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常见病,且疗效明显。经常蹬脚对人身各系统生理机能有极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调节神经活动、益智增慧、延缓衰老、治疗下肢麻木、发冷、浮肿等。具体运动应注意做到:击掌时,可自然站立,全身放松,排除杂念,两手掌心相对,击掌动作宜缓慢,用力要适度,以击掌后手掌胀热为宜,连击30次为一遍。蹬脚时,行走、坐位均可进行。行走时,脚掌距离地面不可太高,边走边蹬,两脚交替进行,动作不宜太快;坐姿时,先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稍用力向前蹬出,连续20次后再换右脚,再做20次为一遍。击掌、蹬脚可每日分别做3~5遍。击掌蹬脚,抗病防老。

57久坐久站踮踮脚长时间站立和久坐的老年人会感到脚下酸胀和麻木,重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这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活动引起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而造成的。当你下棋、打牌或久立不动时,最好一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就是不断地抬起两脚脚跟,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主要是靠抬脚后跟对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心脏每次跳动排出的血量。经常踮踮脚,不仅可避免下肢酸胀和麻木,也可借以活动四肢和头脑,消除长时间用脑高度集中、突然站立而发生眼前发黑、头脑发晕的毛病,有利于自身健康保护。坐久久站,休息脚踮。

58下肢保健甩腿法一手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上向前翘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两腿轮流甩动80至次为宜。可防半身不遂,下肢软弱无力、麻木或抽筋。双腿要健,甩动不断

59下肢保健干洗法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从足踝往回摩擦另一侧,重复10至20遍。可促关节灵活,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及肌肉萎缩。抱住双腿,上下干洗。

60下肢保健扭腿法以两手掌紧贴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至30次,两腿交换6遍。能疏通血脉、加强腿的力量。手转小腿,通脉有力。

61左右扭动膝不软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以强化膝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应由双腿做起。下蹲扭动,活动膝关。

62脚的老化能预防人体的老化是从双脚开始的。脚的老化是于不知不觉中、慢慢地靠近你,假如你觉得自己最近常常站不稳,绊倒的话,那是表明你的双脚已经开始老化了,双脚的老化表现在脚的萎缩和硬化上。要想防止慢慢而来的老化,平常生活中就应该采取行动,使双脚伸展的运动具有防止老化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仰卧在床上,右脚的脚尖朝内,用左脚的脚跟把右脚的脚尖按在床上。等右脚完全伸展时,立即放松,如此反复三次后,改换左脚。这套动作简单易行,每天早起、晚睡时,不妨多做几遍,最好养成一上床就做的习惯。持之以恒,一定会推迟或者改善脚的老化。脚的老化,也要预防。

63赤脚走路腿不酸生活的现代化使人类脱离了负电荷,在我们的身体里积累了过多的正电荷,这使人变得容易生病。为了防止静电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们应当通过接触地面来消除多余的电能。数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几乎天天赤脚走路,接触土地。但后来人们穿上了鞋,从而破坏了人体电能的平衡,静电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穿胶鞋和化学合成鞋底的鞋子更是有害。正是因为我们脱离了大地,才会经常感到腿脚酸痛,如果我们返璞归真赤脚走,还怕静电的伤害吗赤脚走路,腿脚灵活。

64脚跟走路方法多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肾气虚衰。老人在走路时若能用脚后跟,就会刺激肾经穴位,达到健身延寿的效果,如:前进和倒走法:身体要自然直立,头要端正,下巴内收,双目平视;上体稍为前倾,臀部微翘,两脚成平夹角90度外展。两脚脚尖翘起,直膝,依次左右脚向前迈进,或依次左右脚向后倒走,两臂自由随之摆,呼吸要自然。前进后退法:进三退二,动作要求及要点同前。向前走三步,后退两步,也可左右走,或前后左右走。在室内、室外均可进行。下楼梯锻炼法:身体自然直立,头要端正,下巴内收;上体稍前倾,臀部微翘,两脚成平夹角90度外展。两脚脚尖翘起,直膝,精神集中,目视楼梯台阶,依次左右脚上下迈步,这种练习力度较大,主要适合于中青年人。老年人身体好,手脚灵便者也可进行“下楼梯锻炼”,但必须注意安全,有家属在旁陪练则更好。散步锻炼法:平时走路用脚跟走,散步时有意识地用脚尖着地,两者交替进行。这样既能调节情趣,又能提高锻炼效果。脚跟走路补肾益寿

65擦搓脚掌全身轻搓脚掌人的足部是全身经脉的交会处,它有72个反射区,65个穴位。搓脚掌的方法:每晚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20分钟,边泡双脚边互相搓摩,然后擦干脚,用手掌搓摩以涌泉穴为中心的脚掌20分钟。搓完后喝1小杯温开水入睡。睡前擦脚,不用吃药。

66按摩涌泉促睡眠中医认为失眠多是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涌泉为足阴肾经之原穴,位于足掌前1/3与后2/3交界处出现凹陷处(即足心)。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手掌,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各36次,可促进睡眠,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睡眠甜蜜。

67睡前按摩顺气血洗脚后①按摩双脚涌泉穴(脚心),用右手按摩左脚心90次,再用左手按摩右脚心90次,以双脚心发热为度;②按摩双腿,用双手环扣左腿,从脚踝部向上推摩至腿根部,再向下推摩至踝部,往返为一次,推摩36次,这一推摩要疏通足三阳、足三阴六经,按完左腿再按右腿;③按摩后腰,用双手推摩后腰60—90次,以发热为度;④推摩双臂,先用右手推摩左臂,从手背推摩至肩,再从手心推摩至腋下,各36次,这一推摩要疏通手三阳、手三阴六经,推摩完左臂用同法推摩右臂;⑤按摩胸部,平卧,用双手横向推摩胸部36次,再纵向推摩胸部36次;⑥揉腹,用右手顺时针揉摩腹部60—90次,再用左手逆时针揉摩腹部60—90次。全身按摩,心平气和。

68晨醒按摩通经络①揉面,双手摩擦生热后,轻揉面部36次;②点四穴,用双中指点按睛明穴36次,用双中指点揉太阳穴反正各36次,用双手食、中、无名指从双侧揉摩风府、风池穴36次;③摩胸部,平卧,用双手横向推摩胸部36次,再纵向推摩胸部36次;④揉腹,用右手顺时针揉摩腹部60—90次,再用左手逆时针揉摩腹部60—90次。;⑤推摩双臂,先用右手推摩左臂,从手背推摩至肩,再从手心推摩至腋下,各36次,这一推摩要疏通手三阳、手三阴六经,推摩完左臂用同法推摩右臂;⑥摩后腰,用双手推摩后腰60—90次,以发热为度;⑦推摩双腿,用双手环扣左腿,从脚踝部向上推摩至腿根部,再向下推摩至踝部,往返为一次,推摩36次,这一推摩要疏通足三阳、足三阴六经,按完左腿再按右腿;⑧按摩涌泉,用右手按摩左脚心90次,再用左手按摩右脚心90次,以双脚心发热为度,按摩后起床。此法如能自行按摩最好,如体力较差,可减少次数,由他人按摩亦可。晨起一按,一身轻便。

69日撮谷道消疾病撮谷道,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小动作。其具体做法概括归纳为,“吸、舔、撮、闭”四字诀。即“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每天坚持收(提)缩一百,每次1~2分钟,若大便后应延长至2~3分钟,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静脉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痔、外痔、肛瘘、肛裂、脱肛、肛门湿疹、便秘、慢性肠炎等;同时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肛周炎症、肛周皮肤损伤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收缩肛门,保健治病。

70老人大便要通畅。每天一次排便,最好是在早晨。有些老年人经常头昏烦躁或周身不适,究其原因,往往是大便秘结所致。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多纤维素食品,能使大便通畅。切记不要随意采用泻药。大便大事,每日一次。

71老人使用坐便好   一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上厕所排便时容易出现意外。为何解大便会发生猝死呢?原来,当用力摒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而腹压的增高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和心肌耗氧量也因而增加:据研究,排便时脑动脉压力可增加20毫米汞柱以上:血压骤升可导致脑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另外.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久蹲便后站起容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容易晕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为了避免上述不幸的发生,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天进食一定量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保持一定的饮水量。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可促进肠蠕动,利于粪便及时排出:便秘者可在睡前服适量蜂蜜或蜂蜜冲麻油。还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大便时应取坐位,不宜用蹲式;站起时应缓慢:病情较重者,宜平卧床上排便,以防发生意外。老人大便,坐起来解。

72养生还要一个通人体内的各种管道,包括消化道、排泄管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淋巴管,这些管道首尾相连大约有10万公里长。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它们很可能变得流通不畅,从而导致老化、硬化,进而引发疾病。管道不通,医学上称为“流通障碍”,可以导致高血脂、代谢紊乱、便秘、胸闷等疾病。所以说,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体内管道的正常流通。专家认为,循环流通、健康轻松。经常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同时服用一些促进流通的保健品,都是预防“流通障碍”的养生之道。养生要补,更要流通

73老人也要种疫苗因机体功能的衰退,老年人群容易成为病原微生物侵扰的对象,受害程度远比其他年龄段人群要深。因此,注重养生的老人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自我保健,以防感染。但是,不少老人往往不了解预防接种疫苗是防病的重要举措。这种方式既简便易行又安全可靠,可有效地将多种感染性病患远拒于身体之外。适宜老人接种的还有气管炎疫苗、哮喘疫苗、流感疫苗、甲、乙肝疫苗、防结核病的卡介苗等等。老人预防接种疫苗,可医院联系。,不可自己接种。疫苗接种,莫忘老人。

74老头乐要谨慎用用老头乐止痒,实际上是增强了对皮肤的刺激,使皮肤产生疼痛,从而掩盖了瘙痒。久而久之,皮肤细胞就会发生变化,皮肤变得粗糙肥厚。止痒要勤换内衣,少吃刺激性食物,而不是依靠老头乐。老人乐呀,多用不乐。

75进补注意分虚实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应按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火”。老人进补,先分虚实。

76进补不是多多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补要适度,过多有害

77补品也要变花样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全面进补,花样要多。

78进补不是狠吃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进补靠食,不是靠肉。

79以药代食不可取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因为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进补之道,能食不药

80不要乱吃保健品保健品是为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准备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吃、什么保健品都可以吃的。正常人没有特殊需要最好不吃保健品。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过节都买保健品去看老人,老人们也觉得吃了就有好处,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首先,保健品中有很多是放了中药的,而人是不该每天都吃药的,况且保健品的试验要求又不是长期观察的结果,不知长期服用效果会怎么样,人要是长期吃的话,等于拿自己当试验品。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有的中药长期吃会有生理作用的,但短期试验是看不出来的。其次,消费者对保健品成分不了解,又没有医生的指导,乱吃保健品是有风险的。保健品多,乱用害多。

81补品过贵不过好。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可能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不要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物有贵贱,效无高下。

82睡前不要服补品补品并不是随时都可服用的。人至中老年,血液粘度增加,因此中老年人并不适宜服用含大量葡萄糖之类的补品,更不可在入睡前服用,睡眠本身已经使人的心率减慢,而有些补品中的糖浆类物质会使血液的粘度进一步增加,导致局部血液动力异常,引发脑血栓。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脑缺血的病人,睡前不服补品为好。补品虽好,睡前莫服。

83要补更要通大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592hotel.net/zlff/202108/9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