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师说:
今天是冬至。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
在这一天,北方有宰羊、吃饺子的食俗,南方有吃冬至米团(也就是汤圆)、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在冬至这天,家长们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冬至的来历的故事,并让孩子对二十四节气有更多的了解。
而今天想来说说孩子在冬季的多发皮肤病。家长需要多了解皮肤的护理知识,让幼儿安全度冬。
近年来,儿童皮肤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约为其他普通慢病发病率的6倍。特应性皮炎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症状表现为极度瘙痒、红斑、干燥、出现明显的抓痕和皮肤皲裂等。
今天介绍三种冬季最常见的小儿皮肤病及居家护理方式。
1、寒冷性荨麻疹
病因:在诸多外部原因中,寒冷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在冬天有风的日子最易发生。有时在清晨,有时遇到冷风、冷空气、冷水时,孩子皮肤局部或全身会出现大小不一、数目不定、伴有剧痒的水肿性实质性风团。
措施:若因冷热刺激而复发该病的患儿,不应过分回避冷风、冷水,相反应该逐步接触,逐渐延长冷热刺激的时间,以求适应。
具体方法:逐渐降低洗脸水的温度,由热水洗脸变为温水洗脸。
2、湿疹
病因: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般认为与过敏有关,多发于冬季寒冷干燥时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好发于颜面和四肢,可呈局限性或泛发性。湿疹最主要的症状是瘙痒难忍,常因搔抓形成糜烂面,并有浆液性渗出及结痂。
预防措施:湿疹患儿宜穿纯棉的衣服,避免用过热的水烫,少用肥皂、沐浴露。患儿的皮肤保持湿润,便会减少瘙痒。通常用油性大的润肤膏好一些,不可用浓度高刺激性大的外用药,如酒精、碘酒等。患儿睡前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
3、冻疮
病因:婴幼儿的皮肤薄,比成人更容易散热,防御能力较弱,宝宝局部血管容易发生收缩,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缺氧损伤,所以相比成人更加容易被冻伤,造成冻疮。
手脚和耳朵往往是最容易发生冻伤的地方,一方面因为手足位于血液循环末端,血循环较差、供血量少,再加上宝宝皮肤较薄,防御能力不强,所以手足方面一定要采取一些防冻措施。特别要提醒的是,衣服裤子不要太紧,否则不利于血液循环。
预防措施:孩子需要通过加强运动,以促进宝宝的末梢血液循环。并注意恰当保暖和手足干燥,并多吃高热量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何老师提醒家长:
孩子出现了皮肤病不要慌,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病情更严重。
-End-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分享出去让大家看到
您的一次分享
便让更多人受益
免责声明:感谢作者辛苦原创!部分文章与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