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专栏可诱发下肢水肿的药物

文章创作

作者:医院丘穗珊主管药师审稿:医院吴晓松主任药师下肢水肿为下肢组织间隙内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下肢水肿分为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粘液性水肿、药物性水肿、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淋巴性水肿、静脉性水肿等。而药物性水肿是指药物引起体液积聚于组织间隙中而出现的全身或局部肿胀,一般于用药后发生,停药后不久消失,与人体机体反应特性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水肿,如下肢、面部水肿,严重者出现全身水肿。药物性水肿根据服用药物的不同,其发生机制也各异,常常为临床医生所忽视,容易给患者身体机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现将临床引起下肢水肿的常见药物及其作用机制报道如下。01胰岛素

其发生机制主要是:①Na+潴留而诱发的水肿。造成Na+潴留的原因为多方面,一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产生的高张力性渗透性利尿作用抑制了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二是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增高,醛固酮的作用受到抑制,促使Na+的排出,造成体内Na+和细胞外液减少。当使用胰岛素改善了糖代谢之后,Na+重吸收增加,排出减少,肾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增强从而引起Na+潴留并诱发水肿;或是长期慢性高血糖能够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引起水钠潴留;或是胰岛素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肾脏,引起Na+重吸收增加,引起水潴留。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造成的水肿。机体在长期慢性高血糖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从而导致末梢水肿。临床观察发现,使用胰岛素出现药物性水肿多在开始用药的阶段,水肿轻者仅局限于下肢,重者可波及全身,这种水肿多在数天内消退[1]。

02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小动脉和冠状动脉,对外周血管也有扩张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冠心病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致下肢水肿原因大多是服药后引起的毛细血管前血管扩张,导致血管内外渗透压改变而造成血浆中蛋白质等物质溢出,这些物质充斥与细胞间质内导致水肿的发生[2]。

03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COX活性,干扰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发挥作用[3]。肾脏中的PG与水盐代谢有关,药物致PG分泌不足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重吸收亢进而引发下肢水肿。

04激素类

雌激素使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强,还可直接作用于肾脏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而引发水肿。雄激素可致水、钠、钙、磷潴留。口服避孕药中含有的雌激素蛋白同化剂如苯丙酸诺龙均具有弱雄激素样作用,均可引发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4]。

05中草药

长期使用甘草、人参等中草药可导致机体水钠潴留而引发水肿。发生机制为甘草中含有的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等有效成分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而引起下肢水肿。

药物性水肿的特点是水肿在用药后发生,停药后不久消失,应该与其他病原性水肿区分;药物性水肿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一定要引起重视。药物性水肿的缓解方法: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肥腻及海鲜等发物;浮肿期视情况给无盐或低盐饮食。药物性水肿严重时应限盐、利尿,对症治疗,必要时停药。

参考文献

[1]刘超.王昆胰岛素的不良反应[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03):5—9.

[2]李新刚,刘振华,田德蔷,等.个体化给药研究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38):—.

[3]OnderG?PellicciotttiF?GamassiG?etal.NSAID-relatedpsychiatricadverseevents:whoisatrisk?[J].Drugs??64(23):.

[4]TanD?HainesCJ?LimpaphayomKK?etal.ReliefofvasomotorsymptomsandvaginalatrophywiththreedosesofconjugatedestrogensandmedroxyprogesteroneacetateinpostmenopausalAsianwomenfrom11countries:thePan-Asiamenopause(PAM)study[J].Maturitas(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592hotel.net/yczz/9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