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女性的乳房,要么是充满魅力的第二性征,要么是养活人类幼崽的“粮库”!
其实,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大众对乳房还远远不够了解。
因为对乳房知之甚少,以致于不少人在体检报告上看见“乳腺增生”四个字,便惊慌失措,自觉命不久矣。甚至是被错误的观念引导,跑去美容院保健,既赔钱又伤身。
今天,我们整理了20个女性都该了解的乳房小知识,希望大家都能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做好乳房保养,远离乳腺疾病。
01
乳房按摩不能通乳,也不能丰胸,更揉不散增生的硬块,不当按摩可能还会损伤乳房,引起乳腺炎甚至脓肿。所以,不要指望男朋友可以帮你“摸摸大”,更没必要专门去美容院做乳房按摩。医院进行检查。
02
虽说木瓜富含丰富的营养元素,但是,朋友,木瓜真的不!丰!胸!啊!因为,它并不含与乳房发育相关的激素。
03
网传“吃豆制品、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事实真是如此吗?假的!合理摄入大豆及制品,不仅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复发和死亡危险,还对预防乳腺癌有积极作用的。
04
“带钢圈的内衣会导致乳腺癌”,这个说法也不正确。如果穿着带钢圈的内衣感觉不适,可能是你没选对合适的尺码。
05
“不穿胸罩会导致胸下垂”的说法更没有科学依据。毕竟,口罩不能预防脸部下垂,内裤不能预防臀部下垂,胸罩当然也不能预防胸部下垂呀。
06
另外,喜欢戴乳贴的女性要注意,乳贴透气性差,容易刺激皮肤导致过敏,建议每次使用时长不要超过6小时。
07
乳房下垂几乎无法避免。引起乳房下垂的主要三大因素是体重变化、重力作用和怀孕,跟自然衰老密切相关。
08
如果想要让胸部保持挺拔,可以尝试俯卧撑、高位下拉等锻炼胸大肌的动作。
09
乳头边上有毛是正常的。不喜欢可以剪掉或者刮除,但不建议用手拔,这样做会增加毛囊炎风险哦。
10
乳头、乳晕发黑,大多和遗传以及孕激素有关,与性生活是否丰富没啥关系。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雌性激素分泌增多,乳头乳晕逐渐变黑,这是正常的现象,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如果乳晕颜色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颜色变深,则要留心观察、引起警惕。)
11
女性性兴奋时乳头一般会硬起来,但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如果外界温度低,女性感觉冷,或者身上穿的衣服摩擦了乳头,也可能使乳头凸起。
12
正如人的其他对称性器官不是绝对对称一样,我们的两侧乳房也不是完全对称的,大小和形状略有不同,都是正常的。
13
如果怀疑自己有乳腺疾病,医院的“乳腺科”或者“甲乳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就诊。(注意:不是妇产科!不是妇产科!不是妇产科!)
14
体检报告上的“乳腺增生”不是病,而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生理性的乳腺增生,也不会引起乳腺癌风险的增加,每年定期复查一次B超即可。
15
建议每个月做一次乳房自我检查,时间是在月经开始后的7~14天。
16
正确的乳房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乳头及乳晕区。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17
除了做好日常自检,成医院定期检查一次。因为,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深圳市慢病中心发布的统计显示,年深圳市共报告新发肿瘤病例近2.4万例,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占17.27%;从发病年龄看,深圳的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42到45岁。)
18
大胸妹子更容易得乳腺癌?假的!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与胸部大小无关。因为乳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胸部脂肪的多少。而乳腺癌主要发生在乳腺组织上,乳房上的脂肪组织并不会发生癌变。
19
乳腺癌高危因素包括:
?有乳腺癌家族史(家族中有3名或以上的亲属患乳腺癌、家里有女性在35岁前患乳腺癌、有男性亲属患乳腺癌、有女性亲属同时患乳腺癌和卵巢癌);
?12岁前开始月经,或者绝经晚于55岁;
?从未怀孕或者35岁之后才要第一胎;
?肥胖,BMI大于30;
?爱抽烟喝酒。
20
目前没有临床证明能“有效预防乳腺癌”的手段。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远东乳腺科
开设乳腺肿瘤门诊、乳腺中医门诊、通乳门诊、母乳喂养门诊、甲状腺疾病门诊、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康复治疗门诊及乳腺甲状腺综合治疗区。
科室开设床位15张,现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名,医护人员15名。
科室率先引进诊断乳腺癌的钼靶诊断系统、乳腺自动容积超声(AB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价系统,运用科学诊断仪器和技术,结合钼靶、应用彩超引导下穿刺针活检等诊疗手段进行乳腺癌的早期检查和治疗。
往期推荐
高龄产妇,为老公赌命生娃…大姨妈缩水了,还在为节约姨妈巾庆幸?
保温杯突然爆炸,女孩眼球破裂!远东孕校12月课表,强烈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