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小叶增生:小叶内管泡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增生与退化并存
囊性小叶增生:导管上皮增生或萎缩,官腔极度扩大,有囊肿形成
纤维小叶增生: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小叶反萎缩稀少
三种类型常同时存在,区别仅在于以何为主硬化性乳腺病年龄:20~50y,30y多体征:双侧,包块、弥散结节,境界不清,质硬,可不对称,随访中病变可大可小甚至消失病理:由乳腺病演变而来,除管泡增生萎缩外,以间质明显纤维化为特点,且多伴有透明性变。弥漫型,局限型。乳腺增生症的X线表现乳腺小叶增生:密度增高,形态多样,如棉花状、雪片状、绒毛状、结节状、肿块状,有时可见弧形边缘,边缘一般模糊不清,不规则。弥漫型者趋向融合,腺体失去正常结构呈一片均匀致密影。钙化:圆形、圆点样,散布、广泛。硬化性乳腺病:密度增高,块影或结节状影。星形或索条状结缔组织变形影。钙化:斑点斑块状、粗糙、成堆,量少。2.男性乳腺发育临床表现:青春期、老年期生理性、药源性(雌激素、洋地黄、利血平等)病理性:睾丸肿瘤、垂体瘤、肾上腺皮质肿瘤、肝硬化X线表现:乳晕区三角形致密影乳腺肥大呈圆形、卵圆形、团块形3.乳腺炎急性乳腺炎授乳期,红、肿、热、痛,橘皮样非授乳期,少见,较表浅乳腺脓肿肿块、波动感乳腺结核少见,X表现缺乏特征性,主要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结合乳腺炎X线表现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腺体组织水肿,结构境界模糊皮肤水肿均匀增厚,皮下脂肪混浊不清脓肿形成表现为不规则致密块影,周围火焰状阴影,轮廓不清→清晰锐利,子脓肿急性乳腺炎(右侧乳炎轻度凹陷,乳晕及周围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模糊,邻近乳腺体结构模糊,可见有片状致密影)4.乳腺囊肿单纯囊肿
乳汁储留性囊肿
其它:
蓝顶囊肿、囊内乳头状瘤、大汗腺囊肿、分泌性囊肿、假性囊肿单纯囊肿年龄:30~50岁,大多为年龄较大的女性症状:月经来潮前乳房胀痛体征:肿块,双侧性、多发性、生长迅速病理:内分泌失调至导管内上皮增生,管内细胞增多,至导管伸长迂曲折叠,细胞坏死,囊肿形成,管壁萎缩。单纯性囊肿X线表现圆形、椭圆形肿块,纵轴与胸壁垂直密度与腺体相似或稍致密,均匀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多房囊肿可有分叶,有时边缘模糊(重叠、炎变)钙化:偶见,蛋壳样、斑点样乳汁储留性囊肿年龄:授乳期、妊娠期中年妇女症状:局部轻微胀痛、沉重感体征:肿块,体积甚小,境界清楚,质柔韧,活动病理:导管阻塞后乳汁储留,偶因炎症、外伤、手术史。单房或多房,内含乳汁或乳酪样物乳汁储留性囊肿(积乳囊肿)X线表现圆形、椭圆形透亮区脂肪样密度轮廓锐利光滑体积小(1~1.5cm)乳腺良性肿瘤纤维腺瘤脂肪瘤脂肪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血管瘤纤维腺瘤年龄:青年女性症状: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自己发现肿块体征:单发,多发少见,光滑,质偏硬,活动病理:内分泌失调至导管及腺体上皮细胞增生分化,发展为纤维组织。周围结缔组织受压形成包膜。纤维腺瘤X线表现圆形、椭圆形肿块,较大者可有浅分叶、小切迹;密度与周围腺体相似;边缘光滑清晰,透明晕;模糊(生长期、重叠)钙化:形态:环状、块状、斑点状、碎石状、珊瑚状
分布:中心、周围、全部
乳腺囊肿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肿: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的乳房肿块,多为单侧单发,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质地较囊肿稍硬韧,无囊性感,活动度较囊肿为大,且发病年龄以18~25岁最为多见。乳腺积乳囊肿的肿块有囊性感,活动度不似腺瘤那样大,且多发于妊娠哺乳期,乳腺单纯囊肿则除囊肿外尚有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特征。此外,可行肿块穿刺予以鉴别,腺瘤为实性肿块,无液体;而囊肿则可抽出乳汁样或浆液性的液体。(借助B超或CT可明确诊断)脂肪瘤年龄:绝经后或中年女性症状:无自觉症状,自知有肿块,生长缓慢体征:肿块或结节,质软,境界清楚,可移动病理:易发生于脂肪丰富的乳房内,内含脂肪组织及少量纤维条索,周围有一层纤维脂肪包膜脂肪瘤X线表现圆形、卵圆形肿块,分叶状;
密度与脂肪密度相似;
境界清楚,纤维脂肪膜;
占位性病变的间接征象。
导管内乳头状瘤年龄:任何年龄,40~49岁发病高峰。症状:乳头溢液,血性、浆液性、血性浆液性分泌液。体征:位于乳晕附近,不易发现肿块,分泌液涂片检查可发现上皮细胞。病理:起源于导管上皮良性肿瘤,发生于导管系统的任何部位,多位于乳晕附近大导管内,单或多个,有蒂或无蒂,导管扩张。可恶变。导管内乳头状瘤X表现充盈缺损:圆形、半圆形、杯口样
边缘光整
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
导管扩张
导管阻塞
囊内乳头状瘤
乳腺恶性病变乳腺癌的常见X线表现直接征象肿块形态:不规则、分叶状、蝶形、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毛刺状、星芒状、浸润性、慧尾征、光滑。密度:高于腺体组织。钙化形态:短棒状、细小线样、分枝状、蚯蚓状、泥沙样、细小多形性颗粒状数量:10粒/cm2分布:成簇、V型、向心性聚集倾向,成线样、成段样乳腺癌的常见X线表现间接征象皮肤增厚或收缩;
乳头收缩、乳晕增厚;
肿块周围水肿;
血管增粗增多;
腋下淋巴结
特殊征象乳腺组织结构扭曲变形
大团块状不对称
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区
不对称管状征象、导管扩张
大团块状不对称
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结构扭曲变形伴钙化特殊类型乳腺癌双侧性乳癌
多中心乳癌
转移性乳癌
妊娠期乳癌
男性乳癌
乳腺肉瘤叶状囊肉瘤
其它肉瘤:
纤维肉瘤脂肪肉瘤血管肉瘤恶性淋巴瘤癌肉瘤……钙化的鉴别诊断影像描述部位:大小:10微米~几厘米不等数量:几个~几千不等形态:良性、恶性、不定性分布:弥漫型、区域型(2cm2)、簇状(1cm2)、线样、段样、V型等性质分类良性:皮肤钙化、血管钙化、圆形、环状、中空状、粗棒状、碎石状、牛奶状、珊瑚状、缝线状恶性:泥沙样、细小多形性颗粒状、细小线样、分支状、短棒状、蚯蚓状中间性:弥漫型——良性成簇、局限性、成段、成线样分布——考虑活检粗糙不均质短棒样、分支状钙化短棒样、分支状钙化中间性钙化乳腺影像报告系统检查指征:普查型、诊断型乳腺分型: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形体型、致密型病灶部位/深度:与前片比较:总体印象:评估分类BI-RADS(0~Ⅵ级)BI-RADS0级-不完全评估,需进一步影像学检查Ⅰ级-阴性Ⅱ级-良性发现Ⅲ级-可能是良性发现,建议短期随访(6个以上)Ⅳ级-可疑异常,要考虑活检(A、B、C)Ⅴ级-高度怀疑恶性,临床应当采取措施Ⅵ级-已活检证实恶变,应采取适当措施/评价术后残留、疤痕、化疗后评估等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乳腺癌高危人群曾患乳腺癌或有良性乳腺肿瘤者;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第一胎为足月分娩大于30岁者;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或55岁后停经者;
患有某些慢性乳腺病如囊性乳腺病或有乳房肿块和乳头溢液者;
长期口服或注射雌激素药物;
未婚或已婚未育者;
进食过量动物脂肪绝经期后体重超重者。
乳腺X线检查的优势和局限性优势:影像清晰,对比度好,接近真实解剖
发现钙化的灵敏度高,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经济便宜,与B超相结合,适于大规模普查
局限性:致密型乳腺、多量腺体型乳腺成像分辨率低,不易发现病灶
某些良性病变影像特征交叉,不易鉴别
隐匿性乳腺癌,无肿块乳癌敏感性差
推荐阅读——乳腺叶状肿瘤影像表现
第五版BI-RADS分类更新解读(乳腺钼靶)
男性原发性乳腺癌影像表现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