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打开金花盒,把盒内雪洁的细粉倒入一小盂米汤里,仔细搅匀。然后,这只金盂被捧到武则天面前,女皇帝伸手从盂内舀起一捧浓稠的粉浆,涂到脸上,轻轻揉搓着,仔细地清理皮肤。
这段白描,写的是“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使用的场景。据方中的说法,益母草灰不仅有美白的效果,还能消除老年人皮肤的皱纹,能让50岁的女人看去像15岁的青春玉女!啧啧!心动ing~~
古人喜欢用花卉或野生植物来制成天然美容品。夏季开花的益母草生长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山野草地,是古代妇女非常喜爱的美容药草。现代药典也认定益母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确有抗氧化、防衰老甚至抗癌之功效。
益母草灰洗脸
“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说着拗口,其实要诀就是,把益母草烧成灰,用水拌成团,放到特制的小炉当中,以低温炭火慢慢煅烧,再把烧过的灰团反复研磨,最终得到“白色细腻”的细粉。
至于其具体的使用方法,则是在早晚盥洗的时候,取出少许益母草灰,投入面汤或者清水之中,兑和成灰浆,再将灰浆涂在脸上、手上,反复擦揉。
说白了,益母草灰就是一种草木灰碱,利用益母草灰中的碱性,来为面部、双手清洁皮肤表层的死皮、毛孔中的油垢。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洁面乳。
武则天的孙女、唐永泰公主墓壁画中,走在前面的一位女官正带领一众宫女手捧水盆、粉盒、烛台、团扇、拂尘、如意等器具前去侍奉公主安寝,其中一件重要活计便是服侍公主夜妆。
玉女桃花粉
在往昔生活中,女性在夜晚就寝前所做的美容保养功课是一点也不马虎的。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女性,在临睡前都是要上一层薄妆,然后就带着这妆容过夜,而夜晚的薄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向面上、身上擦涂营养型妆粉。
古人的化妆品,人们可能更熟悉铅粉。但是铅粉含微毒,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会让肤色发黑。所以,唐宋的时候,益母草灰就被开发出来成为一种营养妆粉,宋人还为之起了一个特别诗意的名字——“玉女粉”,显然是相信此种粉能让女性容光焕发,玉颜长驻。
在元人编纂的生活百科全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玉女粉”更是被发展为成分丰富的“夜容膏”:将白茯苓、白牵牛、黑牵牛、白芷、白丁香、白蔹、白芨、蜜陀僧、白檀、鹰条的细末与益母草灰拌合在一起,用鸡蛋清调成丸,在阴凉处晾干。上夜妆的时候,则是把“夜容膏”丸用唾液调湿,据说,对于美容具有“神功”。
《事林广记》记载的“玉女桃花粉”,便是以具有美容作用的益母草灰为主体,同时按比例加入同样是洁白细腻的石膏粉、滑石粉、蚌粉,合制成夏天专用的涂身粉。
在收贮这种混合粉的盛器中,还要放入一枚麝香囊壳,对粉加以熏香,这样,粉涂在身上之后,能够散发麝香的芬馥,遮除汗味。最特别的是,此种粉还用红色的胭脂染上淡淡的粉红色,“玉女桃花粉”之名显然由此而来,“桃花”正是指其淡红的染色。
唐宋女性在夏季习惯于穿着半透明的薄纱或者薄罗上衣,双肩、两臂的肤色在纱色中隐约可见;另外,当时的衣式都是“裸胸”的形式,脖颈以及前胸的一部分都显露在外。因此,桃花粉让身体显得粉莹性感。
说了这么多,动手能力强的亲们着急了,哪里有益母草呢?端午前后,是益母草生长最茂旺、花开得最盛之时,按中医的说法,采摘、制粉的工作在此时完成最有效果。眼看着端午将至,亲们,一起到野外找找鲜益母呗!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看壹周·苏州广播电视报
爱生活看壹周
------------------------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