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医医师教你如何读懂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书

“民以食为天”我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反对,如何吃的开心没有负担,这就有学问了。食物到了肚子里胃既是容器又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胃对食物的吸收只有酒精和少量水。

我们先了解胃的位置和分区,胃位于食管和十二指肠之间,上端与食管相连的入口部位称贲门,距离门齿约40cm,下端与十二指肠相连接的出口为幽门。腹段食管与胃大弯的交角称贲门切迹,该切迹的粘膜面形成贲门皱襞,有防止胃内容物向食管逆流的作用。幽门部环状肌增厚,浆膜面可见一环形浅沟,幽门前静脉沿此沟的腹侧面下行,是术中区分胃幽门与十二指肠的解剖标志。将胃小弯和胃大弯各作三等份,再连各对应点可将胃分为三个区域,上1/3为责门胃底部;中1/3是胃体部,下1/3即幽门部。

胃壁的结构胃壁从外向内分为浆膜层、肌层、粘膜下层和粘膜层。

当我们做了电子胃镜后拿到胃镜活检病理报告单时,肯定会看一下医生的病理诊断,医院诊断的金标准,可你看完后肯定一头雾水,看不懂讲啥?

病理诊断:

(1)“胃体”腺癌。

(2)“胃窦”粘膜慢性炎,伴溃疡形成

慢性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肠化(++)幽门螺杆菌(+)。

(3)“胃角”粘膜慢性炎,个别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慢性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肠化(++)幽门螺杆菌(+)。

“胃体”、“胃窦”、“胃角”代表做胃镜时医生取出胃里面的粘膜的位置。

“粘膜慢性性炎”表示炎症仅限于粘膜浅层即腺窝水平的固有膜内,固有膜充血水肿,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甚至中性粒细胞浸润,表面上皮和腺窝上皮显示不同程度的变性修复和再生,上皮细胞内可有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浸润。此型胃炎可完全恢复或长期反复发作而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上皮内瘤变”,在年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启用异型增生或上皮内肿瘤(两者同是一体不同称呼),可分低级别(lowgrade)和高级别(highgrade)两类,异型增生上皮的形态为:①低级别异型增生,腺体形态稍不规则,有分支,腺体排列较紧密,腺上皮核较大呈长圆形棍状,假复层排列。核位于细胞的下2/3,有的可顶到腺腔面。核上部胞浆内分泌空泡少或无。杯状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无Paneth细胞。②高级别异型增生:腺体形态不规则,有分支,与相邻腺体背靠背,腺上皮为高柱状、低柱状或立方形,核呈假复层或单层排列。核异型性明显,胞浆少,核浆比例明显失常,杯状细胞偶见或无,无Paneth细胞。异型增生的腺体与周围黏膜腺体界限明显,即界限截然。低级别异型增生经治疗后可恢复到正常,如不作治疗任由发展会加重到高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异型增生不作治疗最终就是走上癌症的道路。

“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癌中占第一位。我国胃癌的发病从沿海向内地方向、从东到西和从北到南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胃癌的病因因素已知的有饮食因素、地理条件、种族因素、遗传因素、血型、真菌毒素和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等。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

“萎缩”,胃粘膜变薄、平滑、皱襞少或消失。因粘膜变薄,所以胃镜下可清晰见到粘膜下血管。根据胃固有腺体萎缩的程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是指固有腺体的1/3萎缩,如2/3以上固有腺体萎缩则为重度,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肠化”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下图大空泡即是肠化细胞。

“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

“活动性”代表有急性炎症感染,镜下见到中性淋巴细胞。

(+)表示轻度,(++)表示中度,(+++)表示重度,(-)表示未见到,因活检组织一般取出时非常的小,通常在1--2mm左右,因此不能代表全胃的状态。

电子纤维内镜为胃的各种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只要定期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就能很好的防范胃部的各种疾病,能真正的做到防范于未然。

来源:医院病理科医师吴英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592hotel.net/jbgs/10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