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称论文发表,提供国家级、省级论文发表。北大核心、科技核心论文发表,SCI发表。涵盖学科广,知网、万方、维普、龙源四大检索收录。包录用包出刊,诚信第一,欢迎咨询!
创文医学
专注学术论文领域,学术与语言并重,深层次解决根本问题。诚信快捷,技术领先,服务领先。
目的探讨基于组织病理类型的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临床修复策略。方法年1月—年1月,笔者科室收治33例共33处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患者,其中男25例、女8例,年龄35~87岁,根据创面基底部变性组织病理类型及组织缺损量采用不同修复方法。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cm×1.0cm~14.0cm×12.0cm。坏死型压力性损伤患者组织缺损量为6.5~9.5cm3,扩创后皆Ⅰ期直接缝合。肉芽型压力性损伤患者组织缺损量为56.0~.5cm3,依据创周情况分别采用股后侧Z字改形术修复1例,股后侧V-Y皮瓣推进术修复1例,股后侧螺旋桨皮瓣修复1例。感染型压力性损伤患者组织缺损量为67.5~.0cm3,应用股后侧螺旋桨皮瓣修复2例,股后侧V-Y皮瓣推进术修复2例,股后侧Z字改形术修复1例。滑膜型压力性损伤患者中14例组织缺损量为6.4~9.5cm3,采用扩创后直接缝合;8例组织缺损量为97.0~.5cm3,采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7例,并根据引流量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7~14d,采用股后侧螺旋桨皮瓣修复1例。本组患者皮瓣或肌皮瓣面积为3.5cm×2.5cm~14.0cm×12.0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术后术区情况及随访创面愈合情况。结果33例患者术后缝合部位对接紧密,皮温、皮色及反流正常。随访12个月,25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未见局部破溃;8例患者因原发部位或邻近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而再次入院,病理类型均为滑膜型,经彻底清创后,组织缺损量为.8~.5cm3,创面面积为8.0cm×7.0cm~14.0cm×12.0cm,采用臀大肌肌皮瓣或股后侧螺旋桨皮瓣进行修复,皮瓣或肌皮瓣面积为8.0cm×7.0cm~14.0cm×12.0cm。8例患者创面完全愈合后出院。随访12个月,术区愈合良好,未见复发。结论坐骨结节压力性损伤的修复,应结合其病理类型选择针对性的修复方式,坏死型首选扩创后直接缝合,肉芽型及感染型可根据创周情况选择股后侧螺旋桨皮瓣、Z字改形术或V-Y皮瓣推进术进行修复,滑膜型首选臀大肌肌皮瓣进行修复。此外,还应考虑滑膜型压力性损伤易复发的特点,为复发预设修复方案、预留修复资源。
目的探讨采用携带髂腹股沟淋巴组织瓣的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并再造乳房的临床效果。方法年10月—年12月,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1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7~60(48±8)岁,其中3例合并上肢丹毒反复发作、4例有持续性上肢神经痛。采用携带髂腹股沟淋巴组织瓣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手术分"受区准备组"和"皮瓣切取组"同时进行。本组患者皮瓣长(26.2±0.3)cm、宽(13.4±0.4)cm、厚(3.4±0.3)cm,腹部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并记录血管蒂和受区血管选择、手术时间、并发症、手术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1)本组5例患者皮瓣为双侧血管蒂,5例患者为单侧血管蒂。4例患者皮瓣选用胸廓内血管近远端、3例患者皮瓣选用胸背血管近端、2例患者皮瓣选用胸廓内血管近端、1例患者皮瓣选用胸廓内血管近端和胸背血管近端作为受区血管。(2)手术时间为~(±55)min。(3)2例患者皮瓣发生皮下血肿,1例患者供区发生皮下血肿,经换药治疗后全部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9例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10例患者获随访6~28个月,无一例复发丹毒等皮肤感染症状,2例患者的患肢神经痛得到缓解;10例患者腹部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部功能无明显受限,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携带髂腹股沟淋巴组织瓣的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可以同时再造乳房并治疗上肢淋巴水肿,值得临床推广。
扫码咨询论文发表核心普刊sci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