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是断乳后仔猪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常突然发病。-年,永泰县梧桐镇一些养猪场的断乳仔猪相继发生以头颈部、眼睑及全身水肿、局部或全身麻痹、共济失调、迅速死亡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水肿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头患猪中治愈头,治愈率83.6%,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一般为30日龄仔猪断乳后l-2周内发病,有8例在70日龄发病,发病猪多为同窝中个体大、肥胖、生长发育较快的仔猪,其发病率占同窝仔猪的20%-30%。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有的还没来得及治疗就死亡。个别的全窝仔猪发病,病死率高达80%-90%,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
仔猪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病初体温升高,有的达到4l°C,眼睑肿胀,皮肤发红,眼结膜高度充血,步态不稳,时而全身战栗,触动时表现敏感,叫声嘶哑。少数患猪在两耳、胸下、腹侧等部位皮肤出现紫色斑纹。后期体温降到常温以下,重症患猪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常卧地不起,肌肉紧张,有的前后肢麻痹不能站立,多在出现症状后48h内死亡,病程最长的不超过一周。急性的不表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经检查体质较弱的幼猪发病率较少,甚至根本不发病。
3剖检变化
病死猪眼睑水肿,剖检后见其前额皮下胶冻样水肿,腹腔内有少量无色或浅黄色液体和纤维素丝,胃大弯、贲门、十二指肠黏膜层与肌肉层之间出现水肿,水肿液呈无色透明胶冻样;个别病死猪的结肠黏膜、淋巴结有充血和出血点;肺充血水肿;体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多汁:心包积液,心肌松软,心冠暗红;肝脏肿大、瘀血,呈黄褐色,胆囊胀大;肾周围水肿,实质退色;肌肉弹性下降,肌纤维疏松。
4实验室检查
4.1涂片镜检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颌下淋巴结、肝、脾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短杆菌。
4.2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取病死猪的肝、脾等组织,分别接种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经37°C培养24h后在普通琼脂平板上长出直径2-3mm、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的浅灰色菌落;麦康凯平板上长出红色菌落;再从这些培养基上挑取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短杆菌。5诊断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仔猪水肿病。
6防治
(1)对发病猪群,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对症状轻(少食、拒食、体温升高)的患猪,每头肌肉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4mL(0.4g)或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mL,每天一次,连用3d;对症状重(眼睑水肿、站立不稳、卧地不起)的患猪,每头用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mL、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50mL、地塞米松15mg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5d。
(2)对健康猪实行预防投药即每吨饲料加g敌菌净拌料饲喂,每天一次,连用5d。
(3)猪舍及饲养用具用0.1%消特灵消毒。
7小结和体会
(1)在仔猪群流行水肿病时,一旦发现少食、拒食的患猪,要立即测其体温。对体温升高的要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对仔猪水肿病采用上述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是对控制该病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疫苗注射和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断乳不要太突然,更换饲料要逐渐过渡,少饲喂高淀粉和富含蛋白质的精料,多喂青绿多汁饲料。饲料中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添加抗菌类添加剂。定期对圈舍、饲养用具进行消毒。舍内温度适宜,并保持通风、干燥,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有条件的猪场,可将仔猪适当放牧晒太阳,以增强猪群的抵抗力。
………………………………………………
新猪倌----时尚养猪人!
联系人:王镓琪
手机:
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