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俊教授术后康复锻炼7大活动方法,5个

复方乌龙散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763971.html

来源:若初健康

在手术后,很多乳腺癌患者朋友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上肢水肿、肩关节活动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会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而我们作为医生,更多的是希望患者在常规治疗之后能回归家庭、回归工作、回归社会,所以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提及一些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帮助!

七大活动方法

该部分活动方法主要针对术后2个月以内,大家可进行适量锻炼,达到预防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的目的:

●术后次日

可作手指伸屈、握拳、腕伸屈、前臂旋前旋后、肱二头肌静力性收缩活动;

(前臂旋前旋后)

●拔除伤口引流管后

改为仰卧位,可逐步加做肘、上臂、肩的活动。并在他人的协助下用术侧上肢洗脸、涮牙、吃饭,逐渐过渡到自己独立完成;

●伤口拆线后

可增加上臂、肩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次数;

●出院前

可用患侧手拿起少于0.5Kg的物品进行活动。如:水杯倒水,进食,洗脸,化妆,梳头,操纵家电,打电话,翻书报等等;

●出院回家的最初2周

活动负荷量逐渐增加。如:洗头,一般打扫房间,一般烹调,折叠衣服,穿套头衫等;

●回家1个月时

负荷量可进一步增加。如:挂衣入柜,铺床被,抓公共汽车把杆等;

●回家2个月时

可作提手提包。如提菜篮,背包,轻量体育活动等。

五个医疗体操动作

●摆动运动

坐位或立位,身体前倾,术侧上肢自然下垂,作前后内外方向的摆动,作内收活动时要使术侧上肢的摆动超过身体中线。

●耸肩、旋肩运动

坐位或立位,缓慢耸肩,使肩上提达耳朵水平,然后下降,再使肩在水平面上作缓慢的内旋和外旋活动。

●双臂上举运动

立位,双手紧握,伸肘,缓慢上举,达到尽可能的高度(以不牵拉到伤口,且无明显不适感为宜),然后缓慢放下。

●爬墙运动

立位,面对墙壁,足趾离墙约30cm,双手指尖抵墙面,缓慢向上爬,使双臂保持平行,连续练习数次。然后改为侧立,使术侧肩对墙壁,肩外展,手指尖抵墙面,缓慢上爬,连续练习数次。肩活动范围有改善时逐渐缩小足与墙的距离。

●护枕展翅运动

坐位,双手十指交叉,上举至额部,然后移向后枕部,将双肘移向前方,再分开移向耳部。然后将交叉的双手举至头上,再降回到起始部位。

注意:

1)以上所有动作均应缓慢进行,训练之初,可用健侧带动患侧上肢,逐渐加大活动范围。每日训练3次,一般坚持6个月~1年;

2)练习中,术侧肩出现疼痛时,可继续努力试活动,疼痛有所增加时,作几下深呼吸,然后继续练习或暂停。疼痛以耐受为度,切忌强力牵拉,以免发生撕裂伤;

3)要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训练;

4)注意尽量减少或避免以健侧上肢代替术侧上肢完成动作,逐渐增加术侧上肢的活动和负荷。

上期问题答疑

Q1

放疗结束一个月了,没有水肿,像跳舞这样的锻炼会导致水肿吗?

胡志俊

教授

适当锻炼是可以的,不会引起水肿,但要避免患侧上肢作高强度的运动,患肢过多运动可能会导致水肿产生。

Q2

手术清除了5个淋巴结,关于预防淋巴水肿需要注意些什么?

胡志俊

教授

(1)预防患侧上肢损伤、感染;

(2)避免患侧上肢药物注射、抽血、免疫接种以及血压测量;

(3)避免患侧上肢高温,如热水浸泡、日光暴晒、桑拿浴等;

(4)避免穿戴过紧的内衣、项链和吊带胸罩;

(5)避免患侧上肢作高强度的运动、搬运重物等活动。

Q3

手术后患肢发觉有水肿,我一直问医生,医生回答说这样正常,请问胡教授,这样的淋巴水肿会恶化吗?

胡志俊

教授

这要辩证的来理解,手术时因淋巴结广泛切除,手术中上肢的牵拉,切口组织的损伤,都会导致上肢淋巴回流障碍而形成水肿,一般情况下,水肿轻者可在数月或再长些时间逐渐消退,医生回答正常就是指这种较轻的类型。

但如果持续多年不消退,就不是正常现象。建议如果有术后水肿,到康复科就诊,通过康复方法,促进水肿消退。

Q4

术后锻炼的很好了,几乎和健侧一样了,放疗后又开始抬不起来了,怎么办?

胡志俊

教授

你这种情况可以到康复科就诊,在康复医生和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锻炼,以保持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

Q5

胡教授我手术3年半了,手术一年发生水肿,但不会很严重,我非常害怕,不知会导致复发吗?

胡志俊

教授

是否肿瘤复发的问题,要看你的具体情况是怎样,建议你到手术医生那里去复查,医生可检查你是否复发。

就单纯水肿而言,你可去康复科就诊,请康复科医生和治疗师帮助你消肿,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避免引起水肿的原因和动作,请参照我在第二条问题中的回答

专家介绍

康复学科主任

胡志俊

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从事医、教、研36年,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尤其擅长对颈、腰椎病、骨退行性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擅长骨骼肌肉的功能康复,擅长小针刀技术的临床应用。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肌肉骨骼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临床康复教研室副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592hotel.net/yfcs/9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