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腺病毒4型ZZ株

彭洋怎么挂号 http://m.39.net/news/a_9241907.html

禽腺病毒(fowladenovirus,FAdV)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禽腺病毒属(Aviadenovirus),是感染家禽和野禽的常见病原,一般仅造成轻微症状,致病性较强的FAdVs

可引起鸡包涵体肝炎(inclusionbodyhepatitis,IBH)、肌胃糜烂(gizzarderosions,GE)和心包积液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syndrome,

HPS)。

FAdV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70~90nm,是一种无囊膜双股线性DNA病毒,基因组全长在40~46kb,基于全基因组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及交叉中和试验分别可将FAdVs分为A、B、C、D、E5个种,12个血清型(1~8a,8b~11)。

其中,A种包括FAdV-1型,B种包括FAdV-5型,C种包括FAdV-4型和FAdV-10型,D种包括FAdV-2、FAdV-3、FAdV-9、FAdV-11型,E种包括FAdV-6、FAdV-7、FAdV-8a、FAdV-8b型。

FAdV编码的主要结构蛋白包括六邻体蛋白(hexon)、五邻体蛋白(penton)以及纤维蛋白(fi-ber)。Hexon蛋白是病毒表面含量最高的蛋白,能够诱导中和抗体产生。

基于hexon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常被用于FAdVs的血清型分型,这是因为要获得所有血清型FAdV病毒的阳性血清比较困难,交叉中和试验不能被广泛应用。Penton蛋白在病毒入侵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能诱导中和抗体产生。Fiber蛋白与penton蛋白非共价相连,是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蛋白,能够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产生,并与病毒的组织嗜性和毒力密切相关。FAdV的血清A型和C型可编码2个fiber蛋白,而血清B型、D型和E型仅编码1个fiber蛋白。

年以来,FAdV感染引起的IBH和HPS病例在国内鸡群中不断出现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对养禽业造成了巨大影响。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国内目前存在着FAdV-C、FAdV-D、FAdV-E感染,分布在肉鸡、蛋鸡、鸭、鹅、鸵鸟等禽类群体中。

河南的HPS病例于年出现在豫东地区的肉鸡群中,目前全省大多数地区均有发生,死亡率达30%~80%。

在FAdVs的12个血清型中,FAdV-4型是引起HPS的主要病原体。

本研究利用FAdV-4ZZ病毒株感染SPF鸡,对感染后鸡的临床症状、存活率、组织病理学变化、病毒的组织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毒株的致病性,为探索其致病机制并有效防控HPS病例的发生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略)

2结果与分析

2.1病毒滴度

将收获的病毒液做10倍倍比稀释,感染生长于96孔板中的LMH细胞,96h读数按照Reed-Muench法得到病毒液的TCID50为.8TCID50/0.1mL。

2.2临床症状

感染后0~24h,所有SPF鸡呈正常状态。到48h时,FAdV-4ZZ株感染组有一半的鸡开始出现精神抑郁、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头首啄地、闭眼不睁、流涎、肛门处羽毛与粪便粘连、绿便等症状;随后48h内,其余鸡陆续出现上述严重症状,直至死亡。

整个试验周期内,PBS对照组SPF鸡未出现任何异常症状。

2.3攻毒后的存活率

FAdV-4ZZ株感染组在攻毒后48~60h间,鸡开始死亡,死亡数占50%;之后,每隔12h,都有鸡死亡,到96h时,所有感染鸡全部死亡;PBS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鸡死亡(图1)。

2.4剖检变化

将PBS对照组正常鸡和FAdV-4ZZ株感染组死亡鸡全部进行解剖观察,结果发现FAdV-4ZZ株感染组病死鸡全部可见心包积液(图2A)和肝脏变黄肿大(图2B)等典型的病理变化;而对照组鸡正常,未出现任何病变特征(图2C)。

2.5攻毒后的组织病变

经HE染色后,与对照组鸡相比,感染组病死鸡除十二指肠外,各组织均呈现出一定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图3)。

心肌细胞有坏死现象,肌纤维间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图3A);肝组织出现弥漫性的灶性坏死,肝细胞内存在包涵体,并且肝细胞核碎裂、溶解,并伴有散在的炎性细胞浸润(图3B);脾脏实质细胞呈现点状凋亡或坏死,出现细胞核固缩、碎裂,但整体结构改变不明显(图3C);肺组织血管内可见炎性细胞增多,肺间质出现水肿和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图3D);肾脏可见广泛弥漫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胞质疏松(图3I);腺胃可见排列规则整齐的复合管状腺,复合管腺腔内可见少量的滴状物,腺管上皮细胞出现点状坏死(图3J);十二指肠肠黏膜层绒毛排列整齐规则,肠腺丰富,排列规则,肠各层结构清晰紧密,未见明显异常(图3K);法氏囊胸腺小叶结构尚在,小叶中皮髓质分界不清楚,皮髓质中淋巴细胞大量坏死减少,排列稀疏紊乱,并伴有中性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图3L)。

2.6病毒的组织分布情况

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织的病毒载量后发现,感染组病死鸡的心、

肝、脾、肺、肾、十二指肠、腺胃和心包积液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毒感染,肝组织中病毒量最高,其次为肺,表明FAdV-4ZZ株病毒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图4)。

3、讨论

年以来,国内鸡群陆续出现了IBH和HPS病例,多发于5~11周龄,蛋鸡、肉种鸡和三黄鸡都有发病。

发病鸡剖检后心包腔内有淡黄色积液,同时出现肺水肿、肝脏肿胀变色等病变。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引起国内IBH病例的禽腺病毒为FAdV-8a/b型,引起HPS病例的禽腺病毒为FAdV-4型。

FAdV既可经鸡胚垂直传播,也可经粪口途径水平传播,从而对养禽业造成巨大影响。

刘亮亮等研究发现国内商品化的新城疫弱毒苗中污染了FAdV-4型病毒,可能造成鸡群大面积感染。Pan等研究发现感染FAdV-4的鸭群可以不表现临床症状,但能持续排毒,形成潜在的传染源,病毒从鸭群向鸡群传播加大了HPS发生的风险和防控难度。

FAdV感染一般仅造成亚临床症状,本研究致病性试验获得的临床症状、存活率、剖检结果、病理学变化、病毒组织分布情况等结果表明FAdV-4ZZ株对鸡群具有高毒力,这与国内其他FAdV-4分离株也具有高致病性的结论一致。与无毒力的FAdV-4ON1和FAdV-4KR5株相比,FAdV-4ZZ株存在ORF19、ORF27和ORF30基因缺失。与国内最早分离的FAdV-4JSJ13株相比,FAdV-4ZZ的ORF29序列存在33nt核苷酸缺失。深入研究这些基因变异对FAdV-4毒力增强产生的影响,是研发FAdV疫苗的关键。

当前,加强养禽场生物安全、防止病毒在禽类群体中因交叉感染而持续存在,同时保障禽类疫苗中不污染FAdV,尤其是FAdV-4,是防控FAdV感染和HPS病例发生的重要措施。

致敬原作者:

金前跃王寅彪柴永笑卢清侠郭振华罗俊邢广旭邓瑞广张改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592hotel.net/lcjc/10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